嘉德拍卖
新闻 > 拍卖新闻 > 正文

盘点:拍场上那些近现代艺术家的成扇作品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7-12-28 来源:季涛谈艺术品收藏与拍卖

摘要: 扇子本是实用器具,但作为艺术品收藏也有很悠久的历史。成扇是集工艺、书画艺术水平、内容综合在一起的艺术品类,也是书画收藏市场中,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原标题:拍卖场上有哪些近现代艺术家的成扇作品?


陈少梅 《西园雅集图》成扇 2014年北京匡时拍出362万元


陈少梅 《西园雅集图》成扇 2014年北京匡时拍出362万元


起初的扇子多为鸟类的羽毛编制或竹编而成,到了汉代随着丝织业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团扇。我们现在使用的折扇产生相对较晚,南宋时开始有了专售折扇的店铺,到了明代,明成祖非常喜爱折扇,遂命宫匠大量仿制,折扇这才开始被人们普遍使用。明中后期以后苏州地区“吴门画派”崛起,其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祝枝山等有大量精致的书画折扇(扇面)作品流传后世。


傅抱石 陈佩秋 《二湘图·风雨归程图》成扇 2013年北京保利拍出644万元


傅抱石 陈佩秋 《二湘图·风雨归程图》成扇 2013年北京保利拍出644万元


清代是我国折扇大发展的时期。扇子在文人官员间的使用更加频繁。扇子不仅是用以生风凉的工具,也不仅是一种艺术品,它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趣味的象征,成为他们社会角色的道具。不仅是夏天,就是在天气凉爽的季节,手执一扇,打开收拢,或佩挂在身,或藏于袖中,都具有人格表露、情绪交流的意义。


潘天寿 郭沫若 《雏鸡·行书七言诗》成扇 2011年北京保利拍出253万元


潘天寿 郭沫若 《雏鸡·行书七言诗》成扇 2011年北京保利拍出253万元


扇子本是实用器具,但作为艺术品收藏也有很悠久的历史。由扇骨、扇画以及扇套、扇坠等组成的“成扇”,是古代文人追求精致生活、托物言志的把玩之物。


齐白石 《兰花双蝶》成扇 2011年香港蘇富比拍出482万港元


齐白石 《兰花双蝶》成扇 2011年香港蘇富比拍出482万港元


扇子收藏,首重扇骨。扇骨材质分竹、木、牙、角,古人将竹扇骨视为“怀雅物”,而紫檀、象牙、乌木等名贵扇骨反被称作“俗制”。


吴昌硕 郑孝胥《芍药.行书文心雕龙》 成扇 2014年北京匡时拍出167万元


吴昌硕 郑孝胥《芍药.行书文心雕龙》 成扇 2014年北京匡时拍出167万元


一般而言,扇骨中最贵重的当属象牙、玳瑁。如今,珍稀动物的扇骨已不被推崇。折扇收藏依然是以竹类材质为主,竹扇骨分斑竹、玉竹两大类。斑竹通常指“湘妃”、“梅鹿”、“凤眼”三个品种。“湘妃”为红色,“梅鹿”、“凤眼”为褐色,其以红黄为富贵。尺寸相近的三种斑竹扇骨,“湘妃”最贵,“凤眼”次之,“梅鹿”稍逊。而在扇骨上的阳刻、阴刻、留青、贴簧、沙地、透雕、镂空等,还有髹漆、镶嵌、戗金银等多种手法,则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吴湖帆 叶恭绰《国华缤纷·行书七言诗》成扇 2016年中国嘉德拍出216.5万元


吴湖帆 叶恭绰《国华缤纷·行书七言诗》成扇 2016年中国嘉德拍出216.5万元


“扇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最早出现在东晋时期,成熟于宋、元时代。明代以后,“折扇画”逐渐风靡渐一时,文人墨客都精于此道,不乏超凡脱俗的传世佳作。成扇是人们怀袖把玩的雅物,也是文人雅士挚友亲朋之间推心置腹最贴切的相赠物品。扇画是要近观赏玩的。寥寥数笔兰竹或四五个大字的作品,对笔墨技法要求很高。有时,扇画的一面是一位名人的画,而另一面是另一位名人的字,十分难得。


总体来说,成扇是集工艺、书画艺术水平、内容综合在一起的艺术品类,也是书画收藏市场中,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季涛  


(责任编辑:小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