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次春拍所带来的两件作品《小怪兽》及《胡闹》,皆创作于2011年艺术家的典型代表力作。该时期的温杜拿为西方自由开放的创作环境所激盪,不断拓展其创作题材的广度,用色更加多彩。
原标题:《小怪兽》在《胡闹》
美丽而残酷的现世预言
罗纳德 ‧ 温杜拿
菲律宾籍艺术家罗纳德 ‧ 温杜拿,1993年毕业于亚洲最古老的马尼拉圣托马斯大学绘画系。其创作以无穷的想像力及对现实的细致观察著称,通过扎实的写实功底展现他天马行空的异想世界,作品以多层次的叠加表达对历史、超现实及社会的观察。2001年获《艺术马尼拉》评选为「年度艺术家」,2005年创作的《Human Series》系列荣获由马尼拉雅典耀大学颁发,以表彰最具实力本土青年艺术家著称的「Ateno艺术奖」引起强烈回响。该系列的成功激励了年轻的温杜拿,在赋予了他多元创作灵感的同时,亦将他带入艺术的国际舞台,于世界各地举办个展,其中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美术馆、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美术馆、瑞士卢加诺文化博物馆及台北当代艺术馆等地。
本次春拍所带来的两件作品《小怪兽》及《胡闹》,皆创作于2011年艺术家的典型代表力作。该时期的温杜拿为西方自由开放的创作环境所激盪,不断拓展其创作题材的广度,用色更加多彩,面对种种流行文化元素信手拈来,驾轻就熟,然而始终不变的是其对生命、历史的探索与思考。
幽默与醒世之间
罗纳德 ‧ 温杜拿 (b.1973)
小怪兽
油彩 纸本 │ 2011年作 │ 119 × 152 cm
Ronald Ventura
Little Monster
Oil on paper │ Painted in 2011
来源
亚洲私人藏家直接购自艺术家本人
估价 Estimate:
HK$ 650,000 – 850,000
在作品《小怪兽》中,温杜拿细腻逼真的描绘出现今世界大众耳熟能详的卡通普普元素如唐老鸭、米老鼠、小熊维尼这些色彩鲜明,五花八门的亮眼卡通主角、各种疯狂角色在他的作品中被重新赋予生命,平面的构图无阻艺术家突显驰骋的想像力,大量的骷髅图案由画面底部往上蔓延开来,带著令人浑然不觉的侵蚀意味。
▲ 《小怪兽》作品局部
「我尝试吸引观者走近」,温杜拿自白:「如果你仔细看,便会看到后面的东西,你必须近距离认真看。」的确,人们乍看,会被讨喜的卡通图案所吸引,然而再仔细琢磨,便察觉出艺术家画笔之外的嘲讽与这背后所承载的反叛精神,在这画面主体为一个男童的上半身,如「小怪兽」一般带著愤怒的表情,正逐渐隐没于眼前的光怪陆离之中。这样一份焦虑,似乎正是温杜拿对自己年幼的儿子所传达的,远离信息轰炸、寻找成长净土的生活思考。
优雅与躁动之间
罗纳德 ‧ 温杜拿 (b.1973)
胡闹
油彩 纸本│ 2011年作 │ 150 × 119 cm
Ronald Ventura
Horse Around
Oil on paper │ Painted in 2011
来源
亚洲私人藏家直接购自艺术家本人
估价 Estimate:
HK$ 600,000 – 800,000
与《小怪兽》创作于同年的《胡闹》则採纵向构图,使观者将焦点集中于画面下方正中央一簇灼灼焰火上,所有的物象便像是火药爆炸后的景象,凌乱而充满危险的气息。艺术家再次汲取现世的普普元素,将小矮人置于火焰旁边,显示出一切不过是一场人为的闹剧,两匹马作为画中主体,一只静默的表情,似乎对于这一切无能为力;另一只在低首间已意识到这一切,于是抬起脚准备跨越这一切,而硝烟已经弥漫到最上方,象征着死亡的骷髅头已悄然而至……
艺术评论家爱丽丝 · 吉耶尔莫曾撰文写道:「马作为其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要元素,在此用以探讨生物间的关系,这样生死讽喻的戏剧性结合,巧妙地编排出肉身与灵魂双重的死亡讯息。」而骷髅、爆破这样恶作剧式的警世元素,使温杜拿通过创作,拥抱现代哥德式文化,将艺术的优雅与现代生活的躁动联系起来,堪称其极具表现性的代表作之一。
陈飞的鸟儿问答
看鸟不是鸟
陈飞 (b.1983)
小鸟
压克力彩 画布 │ 2006年作 │ 99 × 79 cm
Chen Fei
Birdie
Acrylic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06
出版
2008年8月,《Niubi Newbie Kids》,少励画廊,香港,第31页
展览
2008年9月19日至10月13日,「NIUBI NEWBIE KIDS」,少励画廊,香港
来源
香港少励画廊
亚洲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 300,000 – 500,000
陈飞思维跳跃,性格中带点皮里阳秋的调调,他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回忆,都以图像和小短片的形式储存起来挂在他脑中记忆大皇宫的墙上,形成的记忆往往混合了一些视觉和电影的经典片段,组成色泽丰富迷幻的场景。与其他取材影像片段和电影技术的艺术前辈如与图伊曼斯(Luc Tuymans)相比较,后者的模糊图像和语意不清的内容衬托出暧昧又意识流的联想暗喻,陈飞则以大量局部细节色彩描写来突出一个带有行动力量的中心焦点;有如对比萨斯纳尔(Wilhelm Sasnal)以简化细节雕琢突出画意的方向,陈飞则擅长用色彩百出毗邻互扣的图像布局形成一种直截的视觉斑斓效果,逼着观者不得不直视面对。这使陈飞的作品往往披上了一种调侃语调,却道出八〇后千禧一代人的真实生活,奇幻却让人有点感动。
▲ 萨斯纳尔《Issei Sagawa》 2014年作 72.5 × 82.5cm 伦敦泰特美术馆典藏(版权所有)
美的刺点
陈飞的坏品味不是英语的 Bad Taste。他是带有反叛性和对现实无奈性的情感抒发, 挑动观者心里不安的情绪。他曾自嘲「不是太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绘画是他喜欢的表达途径。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后,他没有像多数同窗一样投身电影行业,他转向了绘画。绘画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让他可以全然展示他的个人喜好和价值观:暴力、性爱、引人入胜的场面、日式漫画、耳熟能详的段子、名作、反派大坏蛋。是次拍品《小鸟》里面的大反派,则由陈飞本人饰演。
▲ 《小鸟》作品局部
他有意以电影导演的主观视觉,站著由高往下的俯瞰着一个赤脚跪坐在地上的女生。女孩朱唇微张,双眼给一条粗糙的后期制作加工黑线遮上了眼睛,贴身的小背心与日式炫目的幻彩裙子平面铺展,形成眼花缭乱般的意乱情迷之味。左手紧贴身子,形成酥胸半徜,勾勒娇挺身姿,右手一把擒拿嗷嗷待哺的粉色秃毛小鸟,令人脸红心跳的内容,在陈飞笔下尽是戏虐玩味的反叛幽默。
《小鸟》是陈飞从油彩绘画转为用马克笔勾勒上色新尝试的首几张作品之一。他用男生最常臆想的情景,最亲密的角色以自己为题材,害羞之余也是对自己的每天生活的一个赤裸裸的记录。大胆而敢于挑衅观者的接受度,把芸芸众生男女私生活最原始又最可爱、可笑的一面冠冕堂皇的呈现观众眼前,陈飞就是敢于玩一把,看看在作品跟前,已看破世情的长辈会不会看着害羞的老伴哈哈大笑,豆蔻年华的少女会不会偷捏一下那血气方刚小男友的手。
飞越想像 自由奔驰
赖九岑的世界
赖九岑 (b.1970)
两人同行的穿越太空之旅
压克力彩 画布│ 2011年作 │ 140 × 179.5 cm
Lai Chiu-Chen
Two People’s Journey to Outer Space
Acrylic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11
出版
2011年,《第二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 链接:传统与未来》,重庆美术馆,重庆,第155页2013年,《彩虹 × 糖水 × 坏灵魂》,大未来林舍画廊,台北,第15页
展览
2011年10月11日至11月10日,「第二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 链接:传统与未来」,重庆美术馆,重庆
来源
亚洲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 150,000 – 250,000
赖九岑在1970年出生于九份,1994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术学院美术系,1996年以优异的表现获得巴黎美术竞赛大奖,2002年回母校攻读硕士毕业后,连续在2002、2003年获二届台北美术奖,让他一举打开了知名度,后续并活跃于国美馆藏艺术家作品展、台北当代艺术馆、首尔市立美术馆等地举行的重要展览。
他擅长以网路进行大量的图像搜集,再将虚拟元素转化为个人创作的养分,将创作和时代紧密结合,其创作过程以潜心而就的专注力,与其惯用的压克力颜料速干的特性恰恰相反。刻意将绘画可致的所有肌理和层次往画面深层处内藏,使作品表面如印刷品般光滑无痕。但观者若细看作品,则能发现其中充满令人惊艳的细节,及背后隐喻的丰富内涵。
▲《两人同行的穿越太空之旅》作品局部
在本次上拍的《两人同行的穿越太空之旅》中,赖九岑充分发挥其丰沛的想像力和创作力,将两个微笑的人脸和太空舱这样的现实而具科技感的元素并置,蓝色的背景彷彿浩瀚的宇宙,引人自由驰骋。扁平的结构,刻意弱化空间的纵深感,使人物主题和太空舱平行展现,打破现实的桎梏布局,增添天马行空的自由趣味。两个人物复刻的圆脸和圆眼,以及相同的造型的帽子,搭配出和谐的统一性。太空舱前后缤纷的色彩首尾呼应,与舱身的银灰色形成对比,呈现出冷静与热情之间的平衡。或许在两人纯真的视角之下,冰冷的太空舱亦变成了充满童趣及多彩的游乐园。彩色碎屑点缀于天空,细节之处的丰富色彩令人过目不忘,呈现出缤纷有致、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
(责任编辑:小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不变的是其对生命、历史的探索与思考
美丽而残酷的现世预言
现代的不太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