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匡时2014春拍,“至德堂”藏近现代书画作品专场将于6月4日下午13:30 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A厅开拍。齐白石、张大千、黄胄、吴冠中等名家代表题材佳作与创作高峰时期精品将亮相。
左一为捷克汉学家丹尼﹒奢诺禾娃
这幅画经营布局极具匠心,疏密虚实,参差有致。五朵蝴蝶兰错落交叉,亭亭玉立,或含苞待放、或昂首怒放,或俯首低垂,自有一种朴实优美的姿态和卓然风骨流露其间。齐白石曾说:“画花卉必须有虫鸟陪衬才更生动。”为营造画面的动势,提升作品的趣味性,画面上方留白,为蝴蝶提供了足够多的活动空间,同时也给观画者无限遐想。蝴蝶扑向兰花的细节,让它鲜活于纸面,成了点晴之笔,使画面生机陡然盎然。蝴蝶的飞翅,纤细的触须,表现了他深厚的线条力,也赋予了作品生命力。整幅画用墨淋漓滋润,明透而不浅薄,弥久益新,堪称一绝。
Lot 1023 吴冠中(1919-2010) 北武当山
纸本镜心
90×68 cm 约5.5平尺
RMB: 2,800,000-4,000,000
出 版:《吴冠中回顾展》P99,香港艺术中心,1987年出版。
吴冠中曾两次登上北武当山,并画过多幅以北武当山为题材的作品。此幅《北武当山》画于八十年代,是吴先生以线写景、精心绘制的一幅极具代表性的精品画作。
画中群山均以线条勾出,直线、折线、曲线及弧线等等的组合,雅致大方,变幻莫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与北武当山的抽象相对应的是,画面前方两株高挺耸立的松树和飞檐翘角的农家小院均有较明确的形象,接近于传统水墨画。大量线条的运用使画面极富东方神韵,吴冠中运笔并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笔锋和顿挫,而是流畅、明快、飘逸的,在疾徐挥洒间凸现的节奏感、韵律美,在大片色块烘染下产生的富有平面感的张力,使画面产生一种全新的美感。此画虽以西画构图的方式营构,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画计白当黑,疏密相间的表现手法,既有传统中国画之气韵,又有西方绘画之形式趣味,从中可看到吴冠中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和恬淡、清远、超逸的文人画的风范。
Lot 1031 黄胄(1925-1997) 饲鸡图
纸本立轴 1973年作
137×68 cm 约8.4平尺
RMB: 5,500,000-6,500,000
1973年秋后,黄胄远赴海南岛写生创作,留下了大量的速写画稿,这幅《饲鸡图》即作于此时,是黄胄创作黄金时期的作品。画面中的几十只鸡姿态各异,有的引颈而鸣,有的低首啄食,有的悠然踱步,有的侧首观望,毛色亦或明或暗,可见大师对农家生活的入微体察,禽鸟亦不逊人物。画面左上角安排了斜入的芭蕉树,烘托乡村氛围,构思显然是经过一番经营,却绝无拼凑之感。
画面上喂鸡少女占到了较大的画幅比例,黄胄复线的绝技在此图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少女赤着的脚被黄胄采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出来,这和旧社会妇女以小脚为美的病态审美观形成反差,表现出了黄胄独特的艺术语言:只有劳动者才是最美的。这样一件黄胄盛期作品的出现,向我们展现了其绘画主题的丰富多样,不仅以新疆舞女与驴群擅长,他笔下的海南渔村生活同样引人入胜。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