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辛亥革命以来对于价值观的动摇是根本性的,但同时也导致了一批人对原有文化的迷恋和崇拜。匡时夏拍中国书画专场特别推出松风画会专题,以期梳理松风画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以飨广大藏家。
Lot234 溥儒(1896-1963) 羲熙佳色
纸本镜心 29×56cm 约1.5平尺
出版:《新美域》(溥儒先生遗存文物书画专刊)P129,山西书画院主办,2008年。
备注:作品直接得自溥儒夫人李墨云夫人。
“羲熙以后无佳色,写出黄花但墨痕”。这句诗是溥儒自选集《西山集》里的句子,羲熙是东晋第四个年号,《宋书-陶渊明传》说:陶渊明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自羲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惟云甲子而已。这句诗用的是这个典故。作为“遗民”的溥儒写这幅菊花恐怕多是自况,而这种君子持节,洁身自好的品格是一种遗民之怀的体现。
Lot225 溥儒(1896-1963) 百财图
纸本镜心 26×35.5cm 约0.8平尺
出 版:
1.《溥心畬先生墨宝》P24,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66年。
2.《溥心畬书画集》P25,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76年。
备 注: 徐恩曾旧藏。徐恩曾(1896-1985),字可均,浙江吴兴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后任国民党中统局长。
Lot245 溥儒(1896-1963) 行书“蛣巢”
纸本镜心 30×59cm 约1.6平尺
备 注: 巴壶天上款。巴壶天(1905-1987),安徽滁县人,名东瀛,字壶天。少颖慧,读书有妙悟,文采斐然,博览群典。中国学术院哲士。历任安徽、贵州、湖南等省府高官,1949年渡海来台。
这幅斋号是溥儒先生为巴壶天所作,巴壶天是位奇人,中年以后潜心禅学,先后参究禅学典籍三千余卷,别具只眼。此斋名以戏谑之手法,比喻自身是个“推车人”和“牧羊人”之意。抱朴子有:“元蝉洁饥,不羡蜣螂脏饱。”蜣螂,按老百姓通俗的叫法,就是名声不太好的“屎壳郎”。庄子曰:“道在粪弱”。对于粪便,蜣螂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专家。
Lot 249 溥儒(1896-1963) 楷书七言联
纸本镜心 61×11cm×2 约0.6平尺(每幅)
备注:
1. 王赓才、朱镜清上款。王赓才,为东南亚富商。
2.此作品直接得自上款人家属。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