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拍卖新闻 > 正文

北京匡时夏拍推出金石之趣专题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9-09 来源:北京匡时

摘要: 北京匡时夏拍推出金石之趣专题。乾嘉时期,承清初之余绪,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兴盛,文人学者关心金石之学,学术转变,对书法产生了影响和推动,促使学术风气和书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清代书坛的篆隶、北碑风格的形成和...

标题:匡时夏拍金石之趣专题




北京匡时夏拍推出金石之趣专题



乾嘉时期,承清初之余绪,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兴盛,文人学者关心金石之学,学术转变,对书法产生了影响和推动,促使学术风气和书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清代书坛的篆隶、北碑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从考证碑版源流的学术拓展为对于金石文字的审美,清代的金石学者、篆刻大师们自觉的将一种新奇高古的审美趣味投注于笔墨之间,作为”西泠八家“之一的蒋仁可谓导其先路者。阮元、钱坫亦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从事着篆隶书法的承古与革新。桂馥、陈鸿寿的隶书皆能变化古人,自具面目,其开创性尤其惊人。赵之谦对金石之学笃好至深,集碑学之大成,学书初从何绍基,取法颜真卿,得其坚实严谨,浑穆从容,后转至北碑,著《环宇访碑录》,眼界既宽,故能将北碑雄强的用笔与长枪大戟的结体融为一体,在晚清书坛独树一帜。


清末民初的金石书法,承乾嘉以来之流风余绪,一大批金石学家在考据著述之余,把金石碑版所特有的淳古气息融入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体现出深粹的学术修养,同时推动的篆隶书法在清末民国时期的盛行与风靡。吴大澂、罗振玉、杨守敬这一类的学者书家不惟是我国金石学之巨擘,同时也是颇具新意的书家。吴昌硕、王福庵、罗惇爰、易大厂、寿石工等一批篆刻名家,以书如印,又以印入书,所作皆自具风规,为常人所不及。影响之大,远被扶桑。对于碑版拓片的欣赏鉴藏,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碑版上苍涩浑茫的肌理效果再现于素纸之上,辅以审慎优雅的题跋,可读可观,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情思。



Lot1682   何绍基(1799-1873) 行书苏轼诗


Lot1682   何绍基(1799-1873) 行书苏轼诗


纸本立轴   183×54 cm 约8.9平尺


RMB: 100,000-150,000




Lot 1114赵之谦(1829-1884) 二金蝶堂印谱


Lot 1114赵之谦(1829-1884) 二金蝶堂印谱


纸本线装(一函五册)


备注:吴隐题册首。吴隐(1867-1922),近代篆刻家、文化企业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原名金培,字石潜、遯盦,号潜泉,浙江绍兴人。


RMB: 10,000-50,000



Lot1650  桂馥(1736-1805) 隶书古文

 

Lot1650  桂馥(1736-1805) 隶书古文


纸本立轴 1795年作  93×38 cm 约3.2平尺  RMB: 5,000-10,000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