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匡时夏拍推出金石之趣专题。乾嘉时期,承清初之余绪,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兴盛,文人学者关心金石之学,学术转变,对书法产生了影响和推动,促使学术风气和书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清代书坛的篆隶、北碑风格的形成和...
Lot1651 陈鸿寿(1768-1822) 隶书五言联
纸本立轴 127×30 cm×2 约3.4平尺(每幅) RMB: 1,000-2,000
Lot1107 张祖翼(1849-1917) 临碑额四十通
纸本册页 1893年作
22.5×31.5 cm×40 约0.6平尺(每幅) RMB: 80,000-100,000
备注:此册为磊盫张祖翼先生集碑额册,共四十通。其中汉时期碑额三十三通,三国两晋时期碑额七通。光绪癸巳年(公元1893年)完成,每通碑额后均注明成碑年代和现藏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弥足珍贵。
Lot1103 吴大澂(1835-1902)临《师蘧方尊》
绢本镜心 D:25cm RMB: 20,000-60,000
备注:顾肇熙上款。顾肇熙(1841-1910),字皞民,号缉庭,江苏吴县人。同治甲子科举人,曾官任工部主事、惠陵工程监修,后历任吉林分巡道、陕西凤邠盐法道、按察使衔台湾道、台湾布政使等,为政不务虚名,主张廉静,与民休息。晚居苏州城南之木渎镇,捐巨资办学,开风气之先。所书日记有八种,其中《吉林日记》抄本今存于上海图书馆。
Lot1104 易孺(1872-1941)临碑刻两种
纸本镜心 20×57cm 约1平尺 RMB: 1,000-2,000
Lot1145 吴昌硕(1844-1927) 篆书节临《曾伯簠》
纸本立轴 137×32 cm 约3.9平尺 RMB: 180,000-200,000
出版:《白云堂藏画》(下集)图版34,台北国泰美术馆,1981年。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