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拍卖新闻 > 正文

为何奇葩艺术品拍卖敢标高价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12-14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詹皓

摘要: 蔡国强爆炸过的金圆券,谷文达用中英文译来译去之后谁也看不懂的唐诗,王天德用烟蒂烫出来的山水画,一批“奇葩”的当代艺术品,昨日出现在上海波特曼嘉丽酒店上海泓盛2014年秋拍现场,下周一这批作品将拍卖。

原标题:奇葩艺术品何以敢标高价



谷文达《中国—3号 山川》


谷文达《中国—3号 山川》


炸过的金圆券和看不懂的唐诗上拍


奇葩艺术品何以敢标高价


蔡国强爆炸过的金圆券,谷文达用中英文译来译去之后谁也看不懂的唐诗,王天德用烟蒂烫出来的山水画,一批“奇葩”的当代艺术品,昨日出现在上海波特曼嘉丽酒店上海泓盛2014年秋拍现场,下周一这批作品将拍卖。


火药爆破、烟蒂烫画,破而后立


泓盛秋拍现场,一件估价为6万-10万元的蔡国强《金圆券—招财平安符》十分抢眼,这是2005年蔡国强和主持人蔡康永合作,在台北用火药爆破一批金圆券,使之成为祈福灵符。作品是两张面额为50元的1948年发行的金圆券,裱在皮纸上,蔡国强用他最擅长的火药爆破手法,将金圆券炸得斑驳不堪。这批作品共66份,爆炸后第二天在台北的电视节目中仅15分钟就一售而空,当时的售价是每份9.9万元新台币。艺术家炸钞票,变成了新的“钞票”,这件作品着实让人思考良多。


把固有的文化意义进行解构,是当代艺术家们最热衷的事情,现场还有两件上海艺术家王天德用烟蒂烫出来的山水画。这两件被称为“数码”系列的作品均由两层纸叠加而成,上层是一幅山水画,但燃烧的烟蒂取代了毛笔,所到之处,烫出了线性镂空,而下层纸上则是水墨绘制的山水与文字,叠在一起,便产生了半透明的视觉穿透感,墨色和山水若隐若现,传统文化产生了层层质变,仿佛岁月的洗礼,也成为了艺术家的独门艺术语言。两件“数码”系列合并估价11万至16万元。


拆解文字、另类译诗,无意即意


当代艺术家邱志杰拿古老的《说文解字》玩了一把,现场展出一件他创作的《说文解字·火字部》。他把无数带“火”字旁的汉字抄写在一张纸上,在不停的叠加和重复后,文字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含义,幻化为一种图像符号。但这真如艺术评论所言,是“对于书法文字的概念进行的新的注解,为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文字、笔墨与人类文明的新空间”,似乎意义还不至于那么高。


把中国文字玩到极致的,是中国美院改革开放后第一届国画研究生谷文达,他把中国文字结合水墨淋漓,追求视觉震撼,引起了国际瞩目。这次上拍的一件谷文达《中国—3号 山川》,将近4平方米的宣纸上,艺术家将“山”和“川”组合成一个字,背后是山石和水波,整体气势非凡。


谷文达还玩转了一把著名的西安碑林。这件名为《碑林—唐诗后著》 的作品在中文和英文之间来回折腾,最终弄成了一首首谁也看不懂的唐诗。他先把50首唐诗的英文译本找出来,按英语发音翻译回中文,然后再把中文意译回英文,几次一倒,文字变得毫无意义,然后按照碑林的模样镌刻在石碑上,就变成了一件象征着人类语言和交流困境的作品。此次上拍的是其中两块碑的拓片,分别是王维和李白的著名唐诗,但文字谁也看不懂,每件拓片估价18万-28万元。面对这样一件貌似文化与庄严,但文字组合怪异令人哭笑不得的作品,不知观众作何想?


“奇葩”艺术品需要时间检验


现场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很多当代艺术虽然当时哗众取宠甚至红极一时,但过后如何,是否能被社会接受和重视,最终是否能写进当代艺术史,还需要时间检验。这次上拍的几件“奇葩”的当代艺术品,创作至今,大多已有10年左右,学术界和市场都对此有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艺术家的风格也渐渐被社会接受,目前的估价,同前几年最热的时候相比,也不算夸张。


(责任编辑:王三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