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拍卖新闻 > 正文

香港春拍另一面 书画有所保留 现当代后继乏力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4-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唐子韬

摘要: 今年香港春拍,拍品总体亮点不多,“人气”“买气”一般。除了被高调宣传的个别高价成交拍品外,这次春拍的另外一面更值得关注。而此次香港春拍精品不多,显示出买卖各方均有所保留的情况。

原标题:香港春拍的真实情况


今年香港春拍,拍品总体亮点不多,“人气”“买气”一般。苏富比、保利、嘉德三家分别以26.94亿港元、11亿港元、2.53亿港元收官。仅从成交额来看,或受市场资金偏紧的影响,本季比上季有所下滑。但在资本市场“牛市行情”的逼迫下,艺术市场这样的表现,已算相对平稳,并未呈现大幅下滑的倾向。买家方面,香港本地及东南亚买家数量呈上升趋势;内地买家比例虽略有下滑,但整体数量仍占6成以上。


除了被高调宣传的个别高价成交拍品外,这次春拍的另外一面更值得关注。


“书画”:有所保留


尽管,近期近现代书画整体受挫,但名家一直保持着稳健行情。而此次香港春拍精品不多,显示出买卖各方均有所保留的情况。今年,保利张大千的《黄山青龙潭》和齐白石的《丰年重鸣》,分别以955万港元和401万港元成交,可圈可点;而“千万级”部分则有董其昌的临《淳化阁帖》(以1534万成交)表现平稳。除此以外,一些明清书法名家的作品,也竞逐激烈,数倍于起拍价成交,让人看到中档市场的潜力。


业内人士称,内地拍卖公司在征集和上拍的选择上为避免与北京春季大拍相冲突,更多的是以港台和欧美藏家手中的“生货”为主要对象。如嘉德香港的张大千《拟石溪 溪山留客图》(以1725万港元成交),是1940年代的张大千盛年精品之一,为海外藏家秘藏多年,首次送拍。


而身居海外的苏富比,在香港则具有更多优势。今春的书画品质无疑也要胜于保利、嘉德的香港公司。完成了总成交额4亿7780万港元的成交额,并且,9件拍品以超过千万港元成交。


此外,这次在嘉德香港,名声在外的“海外游子”王济远的专场,也100%成交。可见,挖掘具有历史地位和学术水准,但长期受到埋没的海外华人艺术家,是十分“接地气”的策略。


然而,总体来看,或许是为内地春拍积聚力量,保利、嘉德两大公司在拍品呈现上似乎有所保留。特别是书画部分,将仅有的精品放在以书画为主的内地市场不失为一种稳健保守的策略。


“现当代”:后继乏力


毫无疑问,今年的近现代部分的赵无极、朱德群、林风眠与吴冠中四位大师仍是这一门类的主角,以及后续的王怀庆、白发一雄(日)、草间弥生(日)等当代名家,价格和成交率显示着其“硬通货”的品质。接下来,则是“40后”沪上当代艺术家余友涵,上拍作品也在今年香港春拍上亮点频现,成交喜人。


只是,曾以作为当代艺术代表人物的中坚力量,在这次春拍中遭遇冷落。4月4日苏富比夜场中,曾梵志、张晓刚、刘小东、岳敏君、刘野、王沂东等前辈当代艺术家有数件作品流拍。去年还是大热门的曾梵志,在本次苏富比夜场上拍的几幅作品,均不幸流拍。遭冷遇的不只这些,近些年大热的日本当代艺术家奈良美智也有两件备受关注的作品流拍。


有业内分析认为,“名家”流拍,一方面是估价过高,对行情估计不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目前在当代艺术市场,“千万级”作品档的资金比较吃紧。这可能与近期股市反弹,带走大量资金有关,但同时,也与藏家群体发生变化有关。


(责任编辑:王三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