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匡时2015春拍推出近现代及当代瓷专场。中国古代之文房用具,历经唐宋元明之后,清代达到了鼎盛时期。除了被誉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外,一些辅助工具经过许多艺人的精心设计,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Lot2112 民国 汪野亭 墨彩山水大印盒
D:13.7 cm
此作乃汪野亭先生的一件晚期珍品。此件作品《春耕图》中描绘山村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着力刻画江南初春农家劳作的自然景象。有识者评论其“万里田园一笔收,能使山气欲动魂,青天中风雨变化。气韵藏于笔墨,笔墨亦成气韵,是笔墨也,非笔墨也”。忆此语,品此画,可见此论不谬。如此大件印盒实属文房收藏中少见之品,具藏者说其来源还出自汪氏后人之手,由此可见这一印盒与后面的墨彩通景山水壶也是汪氏家族珍稀之物。
Lot2111 近代 王晓帆 粉彩仕女图印盒
D:11.5 cm
此作为王大凡之子王晓帆所作,作品充分利用“瓷”的美之魂灵以及“瓷”的柔和特点,结合典雅妩媚的艺术形象和飘逸的神采,再搭配以莲花纹、回字纹等圈饰,将陶瓷艺术的抒情性、韵律感作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画面中的仕女形象柔情似水,温情贤淑,端庄高雅,有着哀怨和病态之美,给人如临一首婉约词的境界。这种词与画的结合,使得汪晓帆的仕女人物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景德镇陶瓷界仕女人物开宗立派的人物。
Lot2110 民国 徐仲南、毕伯涛、程意亭
粉彩花鸟图文房一组三件
尺寸不一
此组作品分别为民国“珠山八友”中的三位名家的徐仲南、毕伯涛、程意亭同堂创作共同完成。徐仲南绘印盒,主题表现一处春意盎然的花鸟小景,色彩温润,构图和谐。线条细而流畅,填彩嫩绿可爱,鸟之羽翼、花之瓣蕊,丝丝不苟,线线精心。徐氏在长达近七十年的从艺生涯里,无论花鸟草虫、人物山水,均有涉猎,且无不精到,各色灵物,雀跃在心,留给了后世大量的中国传统瓷上花鸟的惊艳之作。
2119 民国 段子安 粉彩花鸟册页
19.3×8.5 cm×4
Lot2113 民国 刘雨岑、汪野亭、徐仲南、万云岩
粉彩花鸟、山水、竹石、双马图文房册页
19×12 cm×4
第一屏:此为“珠山八友”之一的刘雨岑所作,瓷绘题材为作者所长,画面主题为三只雄鸡低首对一蜘蛛,雄鸡均身形矫健,气宇不凡,有浑厚挺拔之姿。第二屏:“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所作,此作将青山绿水置于明快和谐的设色和疏朗简约的布局当中,既有简洁之美,也有空灵之美,更有“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哲学之美和意境之美。第三屏:作者为“珠山八友”之一的徐仲南,其传世作品中也尤以竹石最为著名。第四屏:晚清至民国时期从事瓷器人物画创作的名家万云岩所作,此件作品主题描绘山间一景,一红一白两匹骏马首尾呼应状立于断崖之上,画面有动有静,风格古雅,着色清淡。
Lot2118 民国 田鹤仙 粉彩梅清图册页
出版:《片歇山房》藏瓷P44-45。
遍观王冕、金农、苦铁、白石诸写梅高手,多只以条屏、斗方、横披、扇面单行,罕见四幅成堂。纵有四帧同出者,也是通景联屏。田鹤仙今以诗为章,以画为篇,绘声绘色地为后世留下了一曲千古绝唱。《探梅消息》:影先花后,影远花近,影淡花浓,巧妙地体现了“雪尽岁换面,梅开春作声”的构思。《寻梅踪迹》:花在枝上,技在笔下。取“无极而太极”之意构图,以喻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问梅雪月》:春不四时驻,花无百日红。占尽风情的繁华渐次刊落,老枝疏花只余一角。《共梅清寂》:落英缤纷,红褪香远,突显的枝桠预告花事将阑。苦禅先生有言:“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田鹤仙达到了这种高度,也体现了这一极则。诗咏之,书写之,画形之,毕生一之。
北京匡时2015春拍日程
6月6日 星期六
A厅
09:30 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专场
16:00 “良之斋”藏近现代书画专场
19:30 澄道——近现代绘画夜场
20:30 澄道——古代绘画夜场
21:00 畅怀——历代书法夜场
B厅
09:30 推陈出新——近现代及当代瓷专场
13:30 风华绝代——明清瓷器专场
14:30 斯文草堂——古董珍玩专场
15:30 全景:现当代艺术专场
6月7日 星期日
A厅
09:30 髯心翰墨——于右任书法专场
13:30 百年遗墨--二十世纪名家书法专场
16:00 “三盛堂”藏书画专场
17:30 古代书画专场
B厅
09:30 神工妙造——古董珍玩专场
13:00 作意——佛教艺术专场
14:00 可以清心——紫砂及茶道具专场
15:30 方寸乾坤——国石篆刻专场
16:30 集古范世——历代印谱专场
(责任编辑:王三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