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拍卖新闻 > 正文

中国艺术品拍卖热度下降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03-10 来源:中国日报 作者:林琦

摘要: 上周发表的一份2015年艺术市场报告显示,一方面,富有的中国艺术买家对国内拍卖更为谨慎,使得优质的稀有拍品竞争更为激烈;另一方面,他们参与购入外国艺术品,尤其是西方著名艺术家的现当代作品。

原标题: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泡沫破裂后趋冷



 


去年,国画大师潘天寿的一幅作品在北京拍出了2790万元的价格。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根据一份全球性研究报告,由于拍卖总成交量显著下降,在保持了六年统治地位之后,中国于2015年将艺术市场的榜首让于美国。


上周发表的一份2015年艺术市场报告显示,一方面,富有的中国艺术买家对国内拍卖更为谨慎,使得优质的稀有拍品竞争更为激烈;另一方面,他们参与购入外国艺术品,尤其是西方著名艺术家的现当代作品。


该报告是由法国网络公司Artprice和北京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下属于雅昌集团的独立艺术市场监测及研究机)共同编写。它对以往14年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画作(包括中国书法)、雕塑、装置作品、照片等门类进行了跟踪和分析。


2015年,全球拍卖活动的总成交额将近16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0%。该报告显示,大部分的拍卖活动在美国完成,市场份额达到38%,中国占了30%,之后是英国和法国。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高级分析师徐翠云表示,2015年,中国市场交易下降,是受到了疲软的全球市场连同放缓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影响。


徐翠云称,在2015年,中国艺术品买家们并不像七年前市场最火热的时候那么冲动。那些早先想要从拍卖的转卖中牟取即时利益的人从拍卖场上消失了。留下来的都是更为严谨的收藏家,只接受优质作品的合理价格或是竞买。


上述报告还显示,虽然有更多的资金投在中国水墨画和书法作品,拍卖商拍出价值500万美元以上作品的数量变少了。


由于中国政府的反腐行动,当代书法作品市场相较于其他门类的下滑得更大。数年来,还在世的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书法作品是用于贿赂政府官员的良品,使得这一门类的作品的售价更高。


对于过逝的书法大师创作的博物馆收藏级别的书法作品来说,它们在过去几年的市场爆发中价格太高了。


“许多书法佳作现在处于私人收藏或者在公共机构,如博物馆和美术馆之中,短时间内不会有重新出售的状况。”徐翠云说道,并表示近年来很少发现新的作品。


去年,拍卖行也尝试着补贴一些冷门门类,如名人的书法作品和传统墓志书法的拓片,不过,这些尝试的效果并不显著。


与中国的热度下降的拍卖业相比,美国的市场反而有复苏迹象,是由中国大陆有钱人的多个惊人的成交价的拍卖活动推动。


在世界艺术市场中心纽约,收藏家刘益谦和王微夫妇豪掷1.7亿美元,拍下了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的《斜烫的裸女》(Reclinuing Nude);11月,王健林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莫奈的作品。一位匿名大陆收藏家以6600万美元价格将梵高的风景画收入囊中。


法国网站artprice.com创始人蒂艾里·埃尔曼在这篇艺术报告的前言中写道,顶级中国藏家正在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将其艺术藏品多样化。在抬高了本地的艺术家价格之后,他们正在欧洲过去的大师身上下赌注:印象派艺术家、现当代的名家。


当下,还很难说这些大笔购买行为是不是会在大陆藏家中风靡。徐翠云认为,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中国人将目光放在了外国艺术上,包括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的作品。这些地区的有一些高质量的作品,而且与过分炒作的中国当代艺术相比,的价格更为适中。


中国大陆的艺术中心——北京、上海和广州——在总成交额占比急剧下降。上述报告显示,在2015年,香港以8%的增长率有着更好的市场表现。徐翠云说:“尽管在总体市场中仍有所下滑,香港再次确立了亚洲艺术贸易中心的地位。”


她表示,香港作为一个成熟的、有竞争力的市场,有一个稳定的国际客户群体和多种艺术资源支撑。这一点上它要比中国大陆市场出色,后者过度依赖于中国的收藏家和画作。


(责任编辑:王三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