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0月5日,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品2016年秋季拍卖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拍卖焦点为清乾隆帝御宝青玉“太上皇帝之宝”交龙钮方玺;其他亮点还包括超过半世纪未在公开市场上拍的清乾隆十年补桐书屋御制“湘江秋碧”琴...
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品2016年秋季拍卖将于10月5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拍卖焦点为清乾隆帝御宝青玉“太上皇帝之宝”交龙钮方玺;其他亮点还包括超过半世纪未在公开市场上拍的清乾隆十年补桐书屋御制“湘江秋碧”琴,以及清乾隆成对署款粉彩粉地包袱式四系盖罐等,六场中国艺术品拍卖将合共呈献近300件拍品,总估价约6亿2,300万港元/8,000万美元。
清乾隆帝御宝青玉“太上皇帝之宝”交龙钮方玺
龙,君之征也,艺饰龙纹,显耀皇威。 专场精品包括紫檀四门大柜,还有乾隆帝和阗青玉交龙钮“太上皇帝之宝”玺,乾隆六十年( 1796 年)高宗归政,尊为“太上皇帝”,并特制御玺,此为其一。论尺寸,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另一从未使用之和阗玉“太上皇帝之宝”御玺为魁,此玺仅次之。
清乾隆 乾隆帝御宝青玉交龙钮方玺 印文:《太上皇帝之宝》 高 11 公分/长 12.8 公分/宽 12.8 公分
乾隆六十年( 1795 年)九月初三日,八十五岁的乾隆皇帝召集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宣布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为皇太子,明年归政。 第二年新正乾隆亲自举行授受大典,并下诏“ 皇太子于丙辰正月上日即皇帝位。朕亲御太和殿,躬授宝玺,可称朕为太上皇帝。” 这样,乾隆帝结束了长达六十年之久的皇帝生涯,成为清代唯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帝。 就在宣布传位颙琰之同时,乾隆也为即将到来的太上皇生活进行积极准备,同年九月二日他又传下谕旨: “ 朕归政后,应用喜字第一号玉宝,刻太上皇帝之宝,即将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镌刻作为太上皇帝册,用彰熙朝盛瑞。 用喜字第一号御宝刻制的这方“ 太上皇帝之宝”面 22.5 公分见方,为清代最大的皇帝御宝,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后,在乾隆皇帝授意下,内府工匠用不同质地制作了多方太上皇帝之宝,此次所拍之品即是其中之一。北京故宫所藏《乾隆宝薮》一书记载,乾隆为太上皇期间,共刻制不同尺寸大小太上皇帝御宝二十方,目前绝大部分都藏于北京故宫。 其中最大的一方前已述及,而此次拍卖者大小仅次之,印面 12.8 公分见方,在所有太上皇帝之宝中位列第二,为私人藏中最大者。
紫檀木雕争珠云龙图大柜 高 241.5 公分/宽 208.3 公分/深 53.3 公分
秋季中国艺术珍品拍卖,欣呈明清御瓷重器,当中精品包括青花八仙贺寿螭耳尊,尺寸硕大,极为难得。 是次拍卖且有一欧洲私人雅蓄,其明清珍瓷佳艺中,数器乃 Alfred Morrison 旧藏,来源有绪,更有精品如乾隆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方壶,满饰华丽,却不失古雅。
款清乾隆 御制“湘江秋碧”琴 《乾隆十年秋补桐书屋制》款
此乾隆御制“湘江秋碧” 琴古籍有记,背后所载历史故事,凄美动人,且漆琴如斯,罕如晨星,难得至极。 早于雍正二年( 1724 年),弘历曾于瀛台南侧补桐书屋读书。 书屋原种双桐,相厮相伴,后一树枯,遗下独树无依,遂补植新桐,因以更名为补桐书屋。 书屋门前所余梧桐老树,于乾隆九年( 1744 年)也告枯死,乾隆忆旧,惜其材而下旨制成四琴,各赐其名并题诗。 四琴于乾隆十一年秋季制成入匣,自此藏于补桐书屋。现今存见乾隆御题之琴约有十来张,多为唐宋之制,且大凡为博物馆之珍藏。 乾隆御制之琴仅有文献所记四张,几经世代交替,散落民间,辗转流转,历经两百七十年,重出人间,唯“湘江秋碧”,弥足珍贵矣 。
龙池纳音处墨书铭:“湘江秋碧”: 不解攫醳解琴意, 七弦挂壁何不可? 晖十有三丁晨星,导和理性图书左。 湘江夜月来水仙,窗映飘萧绿阴锁。 何须鸣玉觅金儒,爱渠亦复周旋我。
清乾隆 粉彩粉地包袱式四系盖罐一对 《大清乾隆年制》款 总高 23.9 公分
(三) 艺海观涛: 坂本五郎珍藏早期佛教铜像
坂本五郎
专场呈献鎏金及青铜佛教造像二十二尊,均乃已故日本著名骨董商坂本五郎( 1923-2016 年),在过去六十载严选慎挑之品。 衪们端雅大方、庄严肃穆,展示佛教自四世纪传入中国后之发展,当中多尊更镌有铭文,极具历史价值,多年来宝蓄在日,备受敬仰。 其中精品见有一尊鎏金铜观世音菩萨立像,纪年北魏皇兴四年(公元 470 年),自 1960 年始屡次在日展览及出版,颇具声名。
北魏皇兴四年 鎏金铜莲华手菩萨立像 高 27.7 公分
伦敦骨董商 Roger Keverne,专研工艺器物,尤精玉器,举世闻名,人所敬佩。 是次专场罗列艺珍九十三器,一件古物、一个故事,见证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搜集历程,佳器雅物,为尔娓娓道来他的明辨善鉴、敬业乐业、孜孜无倦。
清乾隆 白玉瑞鸟图山子 长 11.1 公分
玉质净洁白润,瑞鸟对视,意趣生动, 相信属乾隆帝案头珍玩,或为笔搁、镇纸。 山子所雕瑞鸟,或为鸳鸯, 寓意吉祥。
十七世纪 张希黄制竹雕留青山水楼阁图笔筒 《希黄》款 “希黄”印 高 10.6 公分
自七十年代始,收藏家于法国各地搜罗中国艺珍,其中又以明清御瓷及工艺品为精。 此典藏之首两专场先后在 2007 年春及 2010 年秋于香港苏富比进行,今秋再推珍器十七件,冀续前佳绩。 是次珍品包括万历五彩盖罐,妙饰瑞兽生动矫健,施彩艳丽,品相完好,殊为难得。
明万历 五彩瑞兽纹盖罐 《大明万历年制》款 径 14.6 公分
此万历款盖罐, 器形别致悦目,以缤纷五彩, 绘麒麟等瑞兽, 姿态可爱之余,矫健有劲。
清乾隆 粉彩高足莲托像生柿子、石榴供盘一对 高 47.5 及 47.8 公分
专场所呈几、桌、箱、柜及案头家具,共廿二件套,高致雅逸,尽展明末清初文人家居之清华脱俗。 当中精品包括明末清初黄花梨方角柜,尺寸罕见,选料考究,且保存尤佳,极为难得。
明末至清初 黄花梨方角柜 长 77.2 公分/宽 42.1 公分/高 112 公分
此具方角柜比例匀称, 采黄花梨, 选料考究。 其下方牙子锼出壶门式轮廓,精雕卷草纹,破除了方形素身的单调。传世明制方角柜中以大型多,小型不多见。
明末至清初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足半桌 长 97.8 公分/宽 48.9 公分/高 86.8 公分
金与元朝( 1115-1368 年)的壁画中,已见此明代大盛的设计,家具专家学者均推崇为永恒的经典代表。 黄花梨造半桌,制作在中国古典家具的颠峰期。 结构坚实美观,用料讲究。
明末至清初 黄花梨小箱子 长 45 公分/宽 27 公分/高 20.5 公分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展览厅三
(责任编辑:小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