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托物言志是中国文人历来的传统,花叶树梢都被赋予了高尚、廉洁、正直的理想人格寄托。匡时今春十周年拍出的蒋廷锡《百种牡丹谱》,朵朵牡丹都完爆这些“东风浓烈”。面对峰会中华丽的背景墙,夏拍中诸位近现代大师笑...
原标题: 匡时2016夏拍| 春拍牡丹册页镇楼,夏拍草木花鸟坐庄
托物言志是中国文人历来的传统,花叶树梢都被赋予了高尚、廉洁、正直的理想人格寄托。周敦颐的“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是对清高君子美好情操的赞美;顾贞观的“一片冷香唯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是文人一颗晶莹剔透的高洁之心。
“这届牡丹不行”
王雪涛 牡丹 纸本立轴 1963年作 94×54.5 cm
“吾虽老辣,却不往眼睛上辣”
“我们的气质才最适合西湖好吗!”
陈之佛 山茶翠羽图 纸本立轴 1948年作 80×33 cm
备注:赵建波提签条
出版:1.《陈之佛艺术馆馆刊》P98,陈之佛艺术馆,2012年;
陈之佛笔下的花鸟更倾向一种雅洁之美。
此幅《山茶翠羽》为陈氏工笔花鸟的典型之作,整幅画面工整雅致,花鸟宁静清幽, 画中海棠花外红内粉,既素净又有小家碧玉般的娇憨神态簇拥在飞禽的身旁,欢愉娱明快,淡丽隽永。
吴湖帆 红莲碧沼图并行书七言联 纸本立轴 1944年作
中堂:95×46 cm
对联:136×23.5 cm×2
“秋天到了,该让菊花上了”
唐云花鸟取法八大、冬心、新罗诸家,山水自元四家入手,兼涉明代沈石田、清代抓住特点大胆落墨,细心收拾,笔墨上能融北派的厚重与南派的超逸于一炉,清丽洒脱,生动有效。此幅《秋声》笔墨精妙,看似平淡,实则韵味幽长,用墨色描绘枝叶,衬托红色菊花,除去了柔媚之气。花盆边的三只蝉,似是宣告夏日尾声的到来,勾勒点画精心巧妙。题款一句“饱饭黄昏无别事,且来檐下听秋声”,点出画家一派闲适自得的悠然心境,人如其画,画如其人。
(责任编辑:小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