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久违了的“诗歌朗诵会”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3-12-01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莹
标签:


点击进入下一页


 参加“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广州”的诗人们。



11月25日,由诗人北岛发起的“香港国际诗歌之夜”首次延伸到内地。智利诗人劳尔·朱利塔、波兰诗人托马斯·鲁日茨基,韩国诗人李晟馥,中国台湾诗人叶觅觅来到中山大学中文堂与广州本土诗人杨克、黄礼孩等对谈。没有想象中座无虚席的景象,小礼堂里坐了约三分之二的人,主持人谢有顺教授形容道:这正是当下诗歌的处境,很多人无视,但也不乏热爱的人。


首先,来自韩国的诗人李晟馥为观众朗诵了《出埃及》、《关于时间》等几首诗。他在谈到对此次诗歌之夜主题“岛屿或大陆”的看法时说:“诗歌不是终极表现,而是中间表现,它是连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我们喜欢码头,因为它是开始的象征,也归来的象征。只有动身没有归来是地狱。”


托马斯·鲁日茨基则朗诵了《热带气旋》、《被遗忘的地图》等诗。来自波兰的他谈到了小语种诗人面临的困境:“你的读者不能通过原文来了解你的诗,是件危险的事,翻译之中总要失去些什么。”但是尽管困难重重,波兰还是出了很多像米沃什、辛波斯卡一样伟大的诗人——“我们波兰的经济不好,食物也不好吃,但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有诗歌。”


中国读者十分熟悉的诗人聂鲁达来自南美国家智利,老诗人劳尔·朱利塔同样来自智利,这是他第二次来中国。行动十分困难的他,坐在椅子上朗诵了自己的长诗《大海》,感动了很多观众。


台湾年轻女诗人叶觅觅分享了她的影像诗《他们在那里而我不在》,黑白的画面在她独特的低沉嗓音之下更显张力。她认为岛屿或大陆是不同的视角,大陆只是更大的岛屿,而岛屿中的人总会觉得自己是在陆地的中心。


“现场四位诗人的朗诵十分平静。温柔的坚定、说话般的呢喃,其实比‘我不相信’之类的广场式呐喊更打动人。”谢有顺总结道:“倾听诗歌,倾听诗人的声音,至少今晚让我们暂时忘记了GDP。”(李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