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告诉记者,之前有顾客在她这里为争一件古董,现场就来了一场竞价比赛,最后还差点打起来了。自此她就定下规矩,一件古董有人看中了,就等前面的顾客决定不要了,再让后面的顾客问价。
据了解,一些顾客受骗上当,兴高采烈地花几万元将一个古董店内陈列的古董抱回家,还指望着当传家宝传给子孙,或者哪天缺钱花就拿出来拍卖,挣一个盆满钵满。而有的顾客比较精明,跟古董店的经营者打起了持久战,再三挑古董的毛病,迫使经营者将价格一压再压,以两三万元的价格成交也不是难事。
“都是行家就不要乱蒙了。这种货最多也就三四千元。”记者扮起囤货的“炒家”。老板娘脸上仍保持着笑容,不过多少有点尴尬,但还是给记者报了最后的底价。“原来是行家,早说嘛!四千,少了我也没什么钱挣了。”
乱象2
只要多给钱愿意等 证书都能改
“你有兴趣,我三千元卖给你。”在另一档口,档主极力向记者推销一个青玉笔筒。但与记者一起前往的老行家指出,档主推销的青玉笔筒用材只是一般的青玉玉皮,是经过做旧处理,与鉴定书上写的玉石质量参数并不一样时,该档主爽快地将这个开价2万元的青玉笔筒降价大甩卖。该档主表示,既然都是行家,也就不开高价了。“虽说不是好玉,但手工还是不错的。至于证书,可以根据你的要求重新弄一份给你。”
“只要有钱,给一定的时间,玉器鉴定书和古董的认定书我都可以搞得到。”据该档主称,他所销售的玉器都是有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书的,如假包换。此外,如果记者想给自己的古董拿个认定书,也可以找他帮忙。他还拿出了一大堆玉器的鉴定书,指着鉴定书上的公章给记者看。“都是正规鉴定机构的,所以费用肯定会高一点。”
记者发现,该档主出具的鉴定书上的鉴定机构绝大部分都是河南等外省鉴定机构的名字,而相当一部分鉴定机构是否存在,记者通过多种途径查询均未能确定。
“专业人士”
长期倒卖假古董
一位老行家告诉记者,无论是玉器的鉴定书,还是古董的认定书,都不可以当真。“有些证书虽假,但货是好货;有些证书虽是真的,但货不仅假,还是次货,但大部分的证书和货都是假的,还得靠买家自己的火眼金睛。”
据了解,江门地区有一些长期倒卖假古董的“专业人士”,他们提供专门的用于仿制的图纸,将新瓷器、玉器在河南等地进行做旧处理,再运来江门批发给下家。而下家需要什么样的鉴定书或认定书,只要提前预订,他们也能提供。由于他们价格比较便宜,中山、佛山和东莞等地的“客商”都纷纷慕名而来。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