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最古老澡堂"瓮堂"关门 传为600年前朱元璋建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2-10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胡玉梅
标签:




过去,进入瓮堂的门就能看到柜台上方的价格表





现在,瓮堂的门已被封,旁边贴着停业公告 现代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瓮堂由东西两个瓮组成,内部并不贯通





瓮堂里的木质躺椅供顾客休息





搓背是瓮堂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



今年春节,一些老南京想去瓮堂泡个澡,回味童年时光,却吃了个闭门羹:瓮堂关闭了!


瓮堂在南京中华门外的一条小巷子里,距今已经600多年了。瓮堂内部,顶上两个蒙古包样的“瓮”拼成“8”字形,“瓮”下面是浴池。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澡堂,600多年来,承载了一辈又一辈人的洗澡回忆。不过,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瓮堂确实停业了,接下来准备维修,至于将来的用途,目前还不清楚。


朱元璋建造

给民工用的?


瓮堂的身世充满传奇色彩。坊间流传了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瓮堂是朱元璋造城墙时,为了解决20多万民工洗澡问题,才建的。而另一种说法认为,瓮堂是附属于金陵大报恩寺的,是供外国使臣、达官贵人们洗澡用的,是明朝最高级的澡堂子。


为什么要建瓮堂?秦淮区文史专家高安宁说,其中一种说法是给造城墙的民工用的。明朝初期,朱元璋为在南京建都,从全国抽调大量民工来建造城墙。民工们终日劳累,汗湿衣裳。没有地方洗澡,满身虱蚤,浑身疥疮,苦不堪言。朱元璋知道后,向大臣们征询良策。军师刘伯温建议建造澡堂,民工既可以洗澡,又可以换洗衣服;既可以灭除虱蚤,又可以免生疥疮。因为当初的澡堂外形就像倒扣的瓮,所以称作“瓮堂”。


由于瓮堂和金陵大报恩寺相邻,坊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瓮堂是大报恩寺的“聚恩泉”。据说,明成祖朱棣为了报答生母碽妃的养育之恩,让郑和亲自监理,兴建金陵大报恩寺。“金陵大报恩寺建成后,外国使臣、达官贵人都要到这里来朝拜,朝拜前,要先洗澡净身。而净身的地方,就是这个瓮堂。这在明朝是一个高级澡堂。”高安宁说。


门口已贴上了停业公告


在一排蓝色的围挡中,悦来巷显得冷清、萧瑟。一不小心就会错过这个不起眼的小巷。走进巷子,要不是嵌在墙上的一块“文保碑”,根本看不出来这里藏着600多岁的瓮堂。瓮堂的大门、窗子都被水泥封上,堵得严严实实。瓮堂大门边上贴着一张红色的公告,公告上写着:因内部调整,暂停营业,敬请互相转告。何时营业,另行通告。


它是不少南京人的童年记忆


瓮堂的两边,有的房子已经被征收,人去屋空,紧靠瓮堂的一户人家墙上也写着“征收”字样。这户人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瓮堂几个月前关的,什么时候开,他们也不知道。


其实,早在2012年底,就有传言,600多岁的瓮堂过了2013年春节,就不再对外开放了。不过,去年7月下旬,现代快报记者去现场探访时,发现瓮堂还在正常营业。


“里面很暖和,小时候,我们家没浴室,就在瓮堂里洗澡。印象中,冬天最温暖的时光几乎都在瓮堂里度过,吃完晚饭便跟老爸带上毛巾去瓮堂洗澡。”瓮堂附近的那户人家的男主人告诉记者。


“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洗个澡,搓个背,躺在位子上睡一觉,一支烟、一杯茶,很多老城南人能够在瓮堂打发一下午的惬意时光。


很多老城南人,以前冬天都会去瓮堂泡泡,感觉一天的疲劳都在热气腾腾的水池中散去了。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