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些文物都是汉代的,很有价值,甚至无法估价,尤其是那些漆器,还有那把包金的青铜匕首,这些都说明当时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是很高的。”说这句话的人,是无锡某博物馆的名誉馆长梁军,不过他做出这番点评的时候,...
二号作案人档案
王斌,梁军的下属,在去博物馆工作之前,曾是民间的文物贩子。
四五年前
开始与盗墓贼交易
梁军虽然是王斌的“长官”,但王斌在倒卖文物圈子里的知名度,一点不比梁军逊色。在去博物馆工作之前,王斌是民间的文物贩子,经常在窑厂、工地一带收购古董,不过多数零零散散的。大约四五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个挖掘机司机悄悄告诉他,有伙人是挖古墓的。“你介绍他们给我认识一下啊,我给你点好处费。”很快,王斌就认识了这伙人。尽管是熟人介绍,但是那伙盗墓贼并不相信王斌是真正收文物的,王斌只好留下了联系方式,并承诺有文物的话,他会高价上门回收。
过了一段时间,这伙人中一个叫杨隆的人和王斌联系了,说手上有古铜镜。王斌知道这是一次试探性的交易,不过通过那次交易,双方都觉得合作非常愉快,逐渐就建立起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杨隆团伙一有文物就通知王斌,而王斌将喜欢的就收下,不喜欢的或者特别贵的,就介绍让刚开始接触文物收藏的富商赵虎购买。
盗墓贼不懂行,天价珍品卖出“白菜价”
2012年11中旬的一天晚上,王斌和朋友潘鹏及潘鹏的朋友赵虎一起喝茶,期间接到了杨隆的电话,接完电话后,王斌对潘鹏说:“乡下有几件‘一线’的东西,要不要去看一下?”潘鹏问:“是什么?哪儿来的?”王斌答:“是一伙儿山东人从扬州的墓里挖出来的,有铜镜什么的……”
随后三人来找杨隆,他们没下车,杨隆把一个直径约12厘米的铜镜递到车内,让他们验货。王斌一看就知道是好东西,且品相非常好,但潘鹏却认为品相太好,怀疑是赝品,这让赵虎拿不定主意。
王斌在一旁拍着胸脯说:“这东西一定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我宁愿自己骨头断掉!”一看作为专家的王斌这么表态,潘鹏也就不好再说什么,王斌随后补充说,类似品相的文物在2011年市场价就达到了15万,现在的售价肯定更高。可是让他们窃喜的是,杨隆最终仅仅开价2.5万元。
随后,杨隆的同伙又拿来了9件陶器,和一批漆器以及一个铁锅,总共开价6万元。王斌等人觉得这下子可是捡到大便宜了,可嘴上却还是嫌价格太贵,最终以5.5万元成交。这些文物被赵虎收入囊中。赵虎是当地一家企业的老板,不差钱,王斌和潘鹏称,之所以帮他收购文物,主要不是为了拿好处费,而是希望博得赵虎好感,希望在其他方面得到赵虎仗义相助。
盗墓贼来历
亲历“盗墓惊魂”,墓穴塌方险丧命
这伙盗墓贼是山东省兰陵县人,在无锡承包农田种菜,他们是一个家族式的盗墓团伙,分别是哥哥王大、弟弟王二、哥哥的两个儿子王文、王武,及同村关系较好或带有亲戚关系的7个人组成。
据称,是一个叫刘冬的倡导盗墓的,王二的老婆和刘冬是表姐弟关系,刘冬找到了当时在无锡种菜的王二入伙,而当时王二有些犹豫,可是当他听说自己的哥哥和两个侄子早就上了“贼船”之后,便也“奋不顾身”地加入了这个团伙。这伙人在2012年11月到12月间,在仪征疯狂盗墓。
2012年11月的一天夜里,王氏父子三人和另外两名乘面包车来到了仪征刘集镇一处茶田,当晚成功地从一座汉代古墓中盗得釉陶壶、漆器、青铜锅等文物,卖了约5万块钱。
尝到了甜头后,没过几天,这伙人再次来到仪征,这次新入伙的还有王二。当晚,在一处农田挖到了古墓,盗得釉陶壶、古铜镜等文物。随着成功盗窃的文物越来越多,这伙人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有时候一天晚上挖好几个墓。
12月初的一天晚上,在挖第二个古墓时,古墓发生了塌方,一个盗墓贼被埋在了里面,同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救出来。到医院一检查,此人多处被砸成骨折。
据悉,当时之所以开价80万元,最终以9.5万把那批文物卖给梁军,一来是这伙盗墓贼不懂行情,另外就是当时那个团伙成员因为盗墓受伤,他们着急把文物出手,好给同伙治病。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