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艺术市场巧借东风:自贸区首拍下月举槌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3-10-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标签:


  自贸区拍卖免税另有隐情


  据叶青透露:“和国内其他拍卖行相比,自贸区内的所有拍卖都是保税拍卖,节省6%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成为我们最大的优势。”


  一下子省掉23%的税率,那不是说成交价为1000万元的艺术品就能免交230万元的税了?先别高兴得太早,这里有个前提是:拍品不得出自贸区,一旦被带出,该多少税就要多少税,一分也不能省。


  几位注意到此项政策的老藏家对记者抱怨,这样的免税拍卖对于绝大多数非上海的藏家来说可操作性不强,甚至即便是上海藏家,只要在自贸区内没有居所,也无太大意义。一位北京藏家甚至说:“难不成我还要在自贸区为自己的藏品找个仓库?请个保安?拍来的心爱物品不能带回自己家进行把玩,只能放在仓库里坐等升值后卖掉,岂不是赤裸裸的投资,一点收藏的味儿也没了!”


  记者将这样的问题抛给了本次拍卖的负责人叶青。叶青透露道,截至目前,报名参加此次拍卖会的买家和委托人多数来自海外,因此,此次拍卖结束后,大多数藏品将不进关直接运送出境,选择不运出境的,无论选择进关还是存放在自贸区,都有专门从事艺术品进出口代理、报关报检、仓储、运输、安保等全流程服务的上海外高桥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处理,该公司在刚刚结束的佳士得中国内地首拍上被指定为官方物流服务商。


  叶青告诉记者,和国内传统的拍卖公司不同,除了拍卖会以外,他们希望借助自贸区的优势,打造全球化的文化交易服务平台。“来自于全球的艺术家、艺术品、投资者和各种专业机构,都能在平台上获得对接,得到国际艺术品交易的全程服务。”


  上海艺术市场借力金融航母


  从自贸区概念讨论伊始,业内便有一种观点:在内地艺术市场,北京已经形成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占据成交额近九成,而香港的自由港地位以及成熟的软硬件配套一时还无“地”可以挑战。相较而言,上海并无真正能够和两地抗衡的资本,所以即便自贸区建立起来,短时间内对京港两地的艺术市场也无太大影响。


  对此叶青表示,上海自贸区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才是上海建设可与京港两地相媲美艺术交易中心的最大底气。因为除了利用上海自贸区在文化服务业上本身的各项突破和创新以外,人民币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等带来的结算便利也是一大利好。


  叶青表示:“更多外资银行的进入也使得上海具备北京没有的金融优势,而相对于香港的寸土寸金,自贸区大片土地尚处于规划建设阶段,地租远比香港便宜。这也是上海成为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心的重要条件。”


  对于挂牌近一年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目前的建设情况,上海外高桥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环中向记者透露,目前,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一期工程集保税仓储和保税展示区域为一体5000平方米仓库已经在今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规划暂定为20000平方米。三期规划为在6.01平方公里的森兰国际社区内打造国际艺术园区,包括艺术商业街、全球化拍卖厅、美术馆、艺术酒店等,为国际艺术品展示、交流、交易、培训等活动提供更大的承载空间。二、三期建设已纳入上海新一轮城市规划中,日后将成为自贸区内艺术活动最核心的地带。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