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屋里,寒衣节那天,为祖上烧的纸还留有灰烬。“祖宗的传统不能丢。”张丙新说,至今拆迁组还没有找他谈话,但也不知道能留到什么时候。
河南商报记者与文物保护志愿者在该村走访中发现,现存至少有10座古宅,大都建于清末或者民国时期。村民们说,已经有好几座民国期间的房子被拆掉了,上面定的政策,谁也躲不掉。
讲述
曾出过武举人,还拍过电视剧
“1994年的电影《银河春天》就是在我的宅子里拍的。”张丙新说,当时该电视剧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极大反响,一直让村民们引以为傲。
紧邻着张丙新家的是张少杰的房子。67岁的张少杰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几年前,院子里一共有三座古宅,其中两座因为年代久远塌掉了。他的儿子从房顶上找到了一根椽木,上面写着该房屋于“民国25年修”。拆房子时,张少杰还发现,在房子的四个角下,都埋有道光时期的古钱币。
村民们据此推算房屋建于清朝。在房子外边,还有一个青石,有村民称,青石重达数百斤。村民们口耳相传,这个石头是张少杰的一位先人用来练武的。“听老人们说,他是武举人,都是把石块压到自己的腿上吃饭。”张少杰说。
回应
文物局称老宅无文物保护价值
拆迁开始后,郑州大学建筑系教授、郑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郑东军也赶到了现场。他说,从建筑的风格上看,大致是清朝末年或者是民国时期的房子。
“居然有这么多都保存下来了,在中原地区,还是很罕见的。”郑东军说,古建筑传达的是一种村落文化。在他看来,即便单座房子不具备文物价值,也应该保存。
但新郑市文物局一胡姓科长称,接到了志愿者的线索后,他也曾赶到了现场查看。“发现基本上都是民国或者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房子。”胡科长说,并不在文保范围内。
胡科长还说,在上一次文物普查时,曾对张丙新的房子做了登记,申请文保单位,但经过筛选后发现文物价值并不大,最终没能批下来。
在采访时,花五松还提起了自己屋后曾经挖出的墙壁,“怀疑下面有古宅或者是坟墓。”胡科长对此回应,初步判断埋在地下的是一座汉墓,但没有挖掘条件。将会在新工程开始前,上报郑州市文物局进一步勘探,根据价值采取合适的方式保护。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