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碧玉收藏:有期望别奢望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2-12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刘海鸥

摘要:  相对于宝石收藏,中国人更喜欢玉石。这是因为文化所致,最初的玉文化脱胎于“巫文化”,随后成为中国儒家文化的一部分,而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权势阶层与知识分子的正统文化。儒家文化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


在加拿大碧玉之中,有一种特殊的碧玉,它出产于北极圈中,经数万年漫长岁月的沉积和负荷,并吸收天地之精华、纳山川之灵气而形成,质地细腻,光洁润泽,碧绿滴翠,是碧玉中的奇葩。加拿大碧玉之中只有不到1%的北极玉。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加拿大碧玉中绝大多数都达不到北极玉的级别。


6.毛利碧玉:既是老兵又是新秀


毛利碧玉产于新西兰南岛西部库马拉附近河谷,色调为绿、深绿、暗绿和黑绿,有的可达到“菠菜绿”,透明度很好,黑点少。因几千年前被土著毛利人发掘并实用,故称为“毛利碧玉”,市场上根据其产地也称其为“新西兰碧玉”。虽然毛利碧玉应用已有几千年历史,但是目前产量不高,主要是由于大规模开发较晚。目前,在中国市场,广东四会有一家工厂以生产毛利碧玉为主。


不做古玉捡漏梦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碧玉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纵观世界碧玉的应用历史不亚于白玉。在中国古玉文化中,彩色玉石一直是巫文化主角,直到儒家文化确立地位之后,白玉才是皇家典范的代表。而在中美洲的奥尔梅克、玛雅、阿兹泰克文化中,碧玉文化一直占主导地位,公元前1500至4000年前,奥尔梅克人对碧玉的敬畏不亚于中国红山文化中对玉石的敬畏。在奥尔梅克、玛雅、阿兹泰克三种文化的交替过程中,碧玉和翠色鸠羽一直是他们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权势的代表。虽然这三种文化已经从世界上消失,然而他们留下的碧玉面具、绿玉人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相对于古代中美洲以及新西兰的毛利人而言,中华民族对碧玉再次重视已是清朝中期。由于清朝的统治者是少数民族,对颜色的热爱超越了汉族对水墨的追求。清朝乾隆年间,大量彩色玉石被重视,而其中最受到重视的便是绿色的玉石,在清乾隆留下的扳指、玉印、玩件、器皿之中,便是碧玉制造而成。


虽然国内外碧玉古董很多,但是笔者不建议普通收藏者收藏碧玉古董。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国内碧玉古董不多,精品更少,赝品太多,鱼龙混杂,非一般眼力可以产出来,而且古玉没有专业的鉴定机构;其二,虽然不同文化的碧玉古董很多,但因为文化不同,估价容易出现偏差,而且文化不同出手不易,变现很难;其三,真正收藏级别碧玉古董,价格过高。2008年时,清朝乾隆碧玉访友图山子拍卖价格为456.75万港元,碧玉连年有余双蝠活环耳盘拍卖价格为264.75万港元。


收藏也应该量力而行,因此普通的碧玉玩家首先应该从新品市场开始收藏。因为新品价格容易掌握,在市场上很容易找到对标货品,以免吃亏上当。


那么如何才能收藏到价值较高的碧玉呢?首先还是看质量,任何宝玉石收藏,材料质量是第一位的,艺术价值是第二位的。因为资源型艺术品和工艺品,资源的消耗必然会引起价格提升,而任何宝玉石,高质量原材料必然只占其很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都是中低质量的材料。虽然碧玉收藏没有绝对的质量标准,但是在市场上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质地细腻、油润,水头好,透明度高上品;以厚重的菠菜绿,鲜艳的翠绿为佳品;黑点越少越好,块头不能太小,手镯以厚重端庄为宜,挂件厚重精美为妙。其次,碧玉收藏要看设计与工艺,好玉必雕,因为工艺和设计也为碧玉产品增加了附加值。最后,收藏碧玉原石。碧玉原石相对较多,自由度较大,收藏时必须请专家鉴定评估,先看质量后看块头,以籽料为佳,山水料次之,山料再次之。


投资优势显现


碧玉在过去6年间的价格翻了10倍,仅2013年,高端碧玉手镯的价格就涨了两倍。随着和田白玉和高端翡翠价格居高不下,碧玉成为了两者的替代品。它既有和田白玉温润细腻有油脂光泽的表象,又有翡翠主流色调。因此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特别是女性的热爱。


碧玉有着悠久的历史,被中国文人墨客不断呈送,作为心头之好,收之藏之。中国自古就有“乱世藏金,盛世藏玉”的说法,在这种传统氛围中,翡翠、和田白玉价格持续居高不下。从楼市、股市中流入玉石市场的资金,往往要求在赢利预期下要回避风险,同时期望选择被低估、升值潜力较大的品种。这样,碧玉的投资收藏优势就显现出来。


但收藏碧玉的朋友对碧玉的前景应该客观地看待:有希望,别奢望。毕竟碧玉的储量要大于白玉和中高端翡翠,其稀缺性不占有优势。还有一点,碧玉市场刚刚开始升温,绝大多数消费者对碧玉的认识仅仅是消费级碧玉饰品,而非高端碧玉藏品。因此,对高端碧玉接受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变现环节还存在一定难度。


不过,现在的市场上,碧玉被关注的征兆已比较明显。例如,2011年8月北京国信拍卖中,一件当代海派玉雕“祥和玉鼎”就拍出了2016万元的高价。在终端市场,碧玉手镯和挂件的销售量也开始迅速地赶上来了。因此,碧玉收藏需要看准时机,及时下手。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