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江苏籍”名画海外寻踪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5-19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 白雁

摘要: 如今江苏的这片土地上,自魏晋南北朝起,就不断有绘画名家产生,使得这一块地方逐渐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中心。然而,遗憾的是,江苏历代名家创作的许多绘画艺术精品,大多流失到了海外。



日本桥本末吉 藏《云岭残曛图》 清 龚贤 作

日本桥本末吉 藏《云岭残曛图》 清 龚贤 作



  题诗中的半亩园在今清凉山一带

  龚贤,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漂泊流离,晚年隐居在南京清凉山。龚贤曾自画肖像悬挂在居所前,画面上的人身穿僧服,手持扫帚,作扫叶状。龚贤借自画肖像表示与清朝统治者格格不入,后人因此将他的旧居称为"扫叶楼"。

  定居清凉山期间,龚贤与当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人往来密切,八人被后人并称为“金陵八家”。

  龚贤所作的《云岭残曛图》,后来流传到日本,被民间收藏家桥本末吉收藏。桥本末吉是上个世纪收藏中国书画的一位重要的日本收藏家, 他早年就开始美术品的收藏,二战后他大批购得另一名藏家桑名铁城旧藏的中国明清书画名品,奠定了其收藏的基础。桥本末吉收藏的中国书画作品达八百余件,范围以明清两代为主。

  《云岭残曛图》气势恢弘,浑厚苍秀。画幅左上方有龚贤自题诗:“谷口峰根尽吐云,上方新月映残曛。今宵预有吹笙约,眄望诸天鸾鹤群。半亩龚贤画并题。”诗中的“半亩”二字,指的是龚贤在清凉山的居所“半亩园”。

  徐悲鸿的作品有上千幅收藏在新加坡

  著名画家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据估计,他的作品有上千幅被收藏在新加坡,一部分在国家博物馆,一部分在私人手中。徐悲鸿的作品为何会在新加坡?其中的原委要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

  上世纪30年代,徐悲鸿曾多次前往新加坡,最后一次,居住了三年之久。在这三年中,他曾多次举办画展,并通过义卖为国内的抗日战争捐款,在宣传抗日的激情鼓舞下,徐悲鸿创作了大量的作品。2009年,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讲述父亲在新加坡义卖的经历:“当时也没有拍卖行,展览的时候就是人们拿着红布条,看哪幅画好,就把红布贴在画旁边,写上名字,意味着这画已经订走了。”

  1941年,日军入侵新加坡,徐悲鸿将他在新、马、印三年中所画的数百幅作品及其他古玩、珍本一起托给友人,埋入新加坡一所学校的一口枯井内,其中有徐悲鸿自己认为最珍贵的40幅油画。徐悲鸿的这些作品,大部分应该还留在新加坡。

  除了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等与江苏关系密切的现代画家,在抗战时期,也有不少作品通过义卖等方式流传到海外,尤以东南亚居多。

  流藏海外的六朝石刻


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六朝石刻

  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六朝石刻



  在寻觅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的同时,林树中教授也悉心寻觅其他种类文物,例如雕塑、书法、工艺品等,并获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在其主编的《海外藏中国历代雕塑》丛书中,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仔细寻找“籍贯”为江苏的雕塑,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雕塑,“籍贯”并没有列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流藏海外的雕塑“籍贯”不易认定

  中国流藏海外的雕塑,主要有陵墓、宗教、园林建筑等类型,这些雕塑中,有相当一部分“籍贯”很难明确到具体的地点。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林树中教授解释说,中国的历代书画,收藏的脉络很清楚,藏家会在画上钤印、题跋,或者编辑目录,还有的书画作品是宫廷藏品,收藏脉络就更清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组织当时的书画大家和权威书画研究专家编纂成大型著录文献《石渠宝笈》,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石渠宝笈》成为后代研究中国书画的权威著录文献。而相对于书画来说,历代的雕塑,许多出自集体工匠之手,且无明显的文字标识,一旦离开原先所在的地方,考证其出处就有一定的难度。

  一对南朝石刻被分藏在巴黎和费城

  《海外藏中国历代雕塑》中收录了两尊与江苏颇有渊源的雕塑——神道石刻。其中,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馆藏石麒麟,有学者指出原藏地是南京,南京已故著名学者朱偰也认为:“观其作风,雄浑沉着,显系六朝初期刘宋时代作品。”还有一尊收藏在法国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的石麒麟,疑似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麒麟是一对。林树中教授经过考证认为,这两尊麒麟应该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长宁陵神道石刻,是被古董商盗卖到海外的。

  除了神道石刻,《海外藏中国历代雕塑》中还收录了法国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收藏的一尊雕刻精美的青铜“羽人乘兽博山炉”。雕塑上的羽人背上长着翅膀,右手叉腰,左手扶兽首。羽人头顶博山炉,博山炉上有锥形盖,盖子有精美的刻饰。这尊青铜器,并没有标注具体的出土地点,但从式样推测,应该出自江南一带,与江苏关系颇为密切。

  到国外博物馆看展,先上网做功课

  如今,各大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网站,在进馆参观前,有必要先上网站做做功课。提醒注意的是,很多博物馆并不会将馆藏全部收录进网站。即便收录进了网站,有些藏品也不一定就正在展厅展出。

  根据《海外藏江苏历代名画珍品选》提供的名画收藏地点,记者在网上检索了几家相关网站。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官方网址为http://www.metmuseum.org/,在Collections(藏品)条目下,输入“Chinese painter”(中国画家)检索,有254幅作品,遗憾的是,引起过轰动的南唐画家董源的《溪岸图》,并不在此列。检索显示,距离董源生活时代最近的一幅作品,有唐代书法家钟绍京的楷书《一旦失所在》,介绍显示,这幅作品目前不在陈展之列。

  日京都国立博物馆,官方网址为http://www.kyohaku.go.jp/jp/index_top.html。根据《海外藏江苏历代名画珍品选》显示,该馆收藏了沈周的《采菱图》。进入该美术馆网站后,在“中国绘画”条目下检索,结果显示有9幅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其中与江苏有关的,是清初常州画派代表人物恽寿平的《花隝夕阳图》。沈周的《采菱图》在条目中没有显示。



(责任编辑: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