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历代藏家珍同拱璧的团扇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7-20 来源:宁波晚报 作者:青丝

摘要: 每一柄团扇都因为不同的制作材质,以及扇面上绝无雷同的诗、书、画、印,成为一件极富个性化的艺术品。有时并不逊色于一帧字画,历代藏家也都是珍同拱璧,善加收藏。

标签: 团扇 收藏 书画


原标题:团扇的古雅收藏



 团扇


团扇



 古代女子到了夏日时节,手上都会持一柄团扇,既可摇动生风,又可用于遮面障羞,拂扫浮尘,驱赶蚊蚋,是须臾不可离手的凉友。由于团扇的骨架多用象牙、红木、湘妃竹等名贵材质制作,扇面则为质地洁白轻软的丝织物,上面还常有诗文或画作,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量,因而也被历代藏家收入阁中,是善加珍藏的文化精品。


团扇的流行,与丝织物的普及有很大的关系。先秦时期,扇子多用竹片或羽毛制作,较为笨重,也缺乏相应的审美元素。到了汉代,随着丝织工业的发展,以轻细的丝绢为扇面、圆形有柄的团扇,便成为了最流行的款式。汉成帝时,妃子班婕妤作有《怨歌行》诗,抒发自己失宠的幽怨之情,“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时人用洁白如冰的丝绢制扇,扇面上还绘有对称的图案,象征男女相会欢乐的场景,称之为“冰纨”。由于在造型和装饰上,团扇都力求精美细致,不仅注重实际的效用,还极力表现出生活的意趣,人手持之,相映成美,因而深受妇女的喜爱,并由此盛行不衰。


团扇虽然只是古代妇女手上的普通生活用具,却蕴含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每一柄团扇都因为不同的制作材质,以及扇面上绝无雷同的诗、书、画、印,成为一件极富个性化的艺术品。如为了彰显使用者的富贵身份,扇骨经常采用象牙、玉石、骨角、湘妃竹等材质,也有用檀香、沉香等具有香气的木料做成的团扇,轻轻扇动,能够散发出阵阵清香,让人清凉舒爽,心旷神怡。尤其是扇面,被视为重中之重,上面没有书法或绘画作品,是要被人轻视的。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里,北宋都城汴京的夜市,就有专门代人画扇面的小摊。题材以仕女、山水、花鸟鱼虫以及诗文名句为主,这种充满雅趣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国文化中一项将生活用品上升为美的传统艺术。


此外,历代的文人名士也都喜欢在扇面上操笔写字作画。北宋苏轼夸赞唐太宗的文德,就有“摛藻尺素之上,弄翰团扇之中”的句子。宋人黄升的《鹧鸪天》中也提到团扇:“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古代上至帝王,下至布衣名士,皆以在扇面上留题书画为乐事。所以,一把小小的团扇,透释出来的文化韵味,有时并不逊色于一帧字画,历代藏家也都是珍同拱璧,善加收藏。但是,由于丝绢易于氧化,团扇的扇面易泛黄变色、出现破损,能够妥善保存下来的传世品并不多,因而收藏团扇,有“真、精、新”三字诀。真是要掌握不同时代的工艺特征,认准真品。精是指制作工艺精细、人文韵味浓厚。新是指品相完好,字图清晰,无任何缺损,也就更具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责任编辑:吴秀芳)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