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完善精美的毛笔极具收藏价值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8-07 来源:艺术品鉴

摘要: 毛笔在我国具有久远的历史,诗词书画、历史典故皆因有毛笔的记录才能炳耀其彩,所以毛笔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完善精美的毛笔艺术价值更不可估量。


      毛笔的三大产地

      笔毫的制作原料非常广泛,如兔毛、羊毛、鹅毛、鸭毛、鸡毛、马毛、鹿毛、麝毛、獾毛、狸毛、鼠毛、虎毛、狼尾、狐毛、獭毛、猩猩毛、猪鬃、茅草及人的胎发、胡须等。由于其中一些原料越来越难得,或制作工艺相对繁琐,而实际用途又比较狭窄,便逐渐淡出了笔的行列。目前,常见的笔毫只有羊毛、狼毛、鸡毛了。

      毛笔的制作十分讲究,多者需要百余道工序。笔头选毛更是讲究,比如羊毫,是要山羊的毛,还要在冬季时分宰杀的山羊入料。著名的“湖笔”选料是江苏南通的山羊,因为这一带的山羊有小截尖细富有弹性的“锋颖”。“锋颖”在笔工中的术语叫“黑子”,是山羊腋下和颈下的毛,这地方的毛与外部摩擦少,故此每根毛的尖端都有“锋颖”。再如狼毫,其实不是狼的毛,而是黄鼠狼尾巴上的毛。

      我国最有名的笔是出自浙江的湖州和河南的太仓毛笔以及河北的侯店毛笔。

      湖笔挥洒自如,经久耐用,素有“笔颖之颖技甲天下”之称。湖笔的产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县善琏镇。

      位于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的太仓村,因古为皇家粮仓所在地而得名,全村1100人中潘姓占了95%以上。太仓毛笔制作历史有据可查是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的,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当时,太仓村制作毛笔的有几十家,比较有名的是潘友文、潘云升、潘太生等几家,这些名字也成为他们各自的号。有两家还在西安设立毛笔商铺,专营太仓毛笔。太仓毛笔的特点是笔锋锐利,饱满圆润,吸墨性强,使用起来柔而不软,婉转流畅,富有弹性。那时的太仓毛笔销往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等诸省(自治区),在北方地区久负盛名。其中以小楷笔最为著名,成为商家不可缺少的记账工具。太仓毛笔还受到清廷吏部的青睐,成为日常公文的书写用笔。太仓村制作毛笔者多为潘姓人,所以在鼎盛时期有“南湖北潘”之说。

      中国侯店毛笔产于河北省衡水市侯店村,古称“蒙笔”,又称“蒙恬精笔”、“侯笔”。侯店毛笔选材精良,笔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饱满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主要产于“衡水毛笔之乡”桃城区侯店村,品种达270多种。侯店毛笔制笔工艺分水盆、零活、干作、刻字、色装等300多道手工操作工序。整个流程全部执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使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启功、范曾、刘炳森、肖劳、沈鹏、孙墨佛等著名书法家及末代皇帝之弟爱新觉罗傅杰都曾为侯店毛笔泼墨赞绝。

      现在,各个地方的毛笔加起来有200多个品种。根据选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羊毫、兼毫、紫毫和狼毫。有些毛笔还是由两种兽毛制成的,比如兼毫是用山兔毛和羊毛合制的;紫羊毫则根据两种毛的比例,有“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也有用山兔毛与黄鼠狼毛合制的紫狼毫。紫羊毫比紫狼毫软些,羊狼毫的软硬程度则在两者之间。兼毫一般适合初学者练字时使用。

      另外,毛笔的大小尺度也有不同。最大的叫楂笔,笔杆比碗口还粗,有几十斤重;其次是提斗、条幅;再次是大楷、中楷(寸楷)和小楷;最小的是“圭笔”。初学者写大字可用大楷,写小字用小楷

      毛笔收藏价值渐升

      毛笔在我国具有久远的历史,诗词书画、历史典故皆因有毛笔的记录才能炳耀其彩,所以毛笔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历代以来能够被妥善保存并流传至今的毛笔都殊为不易。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毛笔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完善精美的毛笔也逐渐成为收藏、鉴赏珍玩的古物,若是出于制笔名家之手或曾为历史名人所用,则其艺术价值更不可估量。

      正因如此,毛笔的收藏,并不是毛笔的笔头,而是笔杆。

      清代唐秉钧在《文房肆考图说》卷三《笔说》中说:“汉制笔,雕以黄金,饰以和璧,缀以隋珠,文以翡翠。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极为华丽矣。”笔管是毛笔收藏的重点,因为毛笔不易保存,笔毫易坏,所以毛笔的鉴赏更着眼于装饰意味浓厚的笔管上。故宫收藏的明代“龙凤管笔”便是经典代表。笔套均匀上有髹黑漆,然后用彩漆描绘。寥寥数笔,勾画出一派海阔天高的意境:在惊涛拍岸、山石耸立间,苍龙凌空飞舞,腾云戏珠,气势磅礴。

      尽管笔杆制作材质众多,而用竹做笔管则被人们认为是最为实惠和文雅的方式,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喜爱。随着明清竹刻艺术的蓬勃发展,竹刻毛笔也成为了竹刻艺术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笔管不及寸的圆周外壁上雕刻山水、花卉、仕女人物等,能够充分体现竹刻艺术家的才能。因为竹刻技术并非一般庸俗之辈所能为,所以即便是竹刻大家也常常望之兴叹,所以竹刻毛笔在当时制作量特别少。再者,竹刻毛笔易损,不好保存,故流传至今的实属凤毛麟角。

      近年来,竹刻毛笔因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稀缺性,逐渐受到各路藏家的关注,一支民国的竹刻毛笔市价大概在4000元左右,明清两代的竹刻毛笔大都价值万元。而在拍卖市场上,2000年北京翰海一支明万历竹刻人物毛笔估价6万至8万元,最后以7.05万元成交。2004年北京翰海一支明万历竹刻花卉纹毛笔估价6万至8万元,最终成交价为60.8万元。2006年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一支明万历竹刻花鸟纹毛笔,估价8万到12万元,更是以99万元的高价成交。

      迄今为止,我国拍卖场上最贵的一支毛笔是北京古天一拍卖公司2010年秋拍拍出的——象牙透雕葡萄松鼠毛笔。此笔笔杆老化的色彩以及光泽,自然而富有感染力。松鼠葡萄的题材从明代中期到清代中期都特别流行。这支毛笔的笔杆以减心透雕的手法表现了这个题材,雕刻的枝、叶、果以及松鼠细节等,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玲珑剔透在美感之余,更可以防止笔杆的开裂和变形。

      大谈使用毛笔,传承传统文化,但却发现此刻自己明明就是在敲着键盘写着这篇文章,于是顿时就少了几分底气。但我相信,书法是中国最了不起的抽象化艺术,只要毛笔存在,中国文化就存在。


(责编: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