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收藏 > 正文

购买藏品时容易陷入七个心理误区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9-25 来源:中国网

摘要: 真正意义上的收藏,收藏者必须具备有闲,有钱,有学问三大条件才能胜任。赝品充斥市场,真假难辫,给收藏者带来极大的困惑。因而,如何避免收藏赝品已成为收藏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说。


  误区之六,自认来路可信

  因为买的东西是从边远地区来的,没有火车,坐长途汽车去的,下车又走了几十里,那里的文盲多。文盲多的地方不一定有清三代官窑!要知道,现在大众传媒发达,边远地区也有电视覆盖。不过,你用的是彩色的,他用的是黑白的,你的屏幕大,他的屏幕小而已。他也看那些以娱乐为中心的鉴宝节目。那些把实际价值夸大了的信息,几乎同时传导到边远的地方。好多知识分子被文盲骗了。回来第一句话就是:从农村拣了个漏。那家人不识字,一个老太太,儿子还哑巴。知识份子让农民骗的不计其数。最可笑的是,人家将新东西卖给他,说是在家里保存三辈了。他将东西买过去,竟然鹦鹉学舌,说这个东西在他家保存三辈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就笑着对这位朋友说:这话你是学别人的。在我这里,靠东西说话,后来这些人都承认事情的真相。

  还有人从拍卖公司买来文物,认为来路没有问题。拍卖公司的东西假的很多,为节省笔墨,这里不一一细论。

  误区之七,盲目相信媒体

  国人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盲目相信报纸,盲目相信电视台的广告。虽然多次上当,但是虚假广告依然在欺骗着忠厚老实的人。表现在文物收藏,媒体娱乐性的节目的误导较为严重。当今最霸道或者说最权威的大众传媒电视,以不可阻挡的强势进入收藏领域。对待电视节目,

  要独立思考。要区别学术性和娱乐性。要区别专家和主持人的关系。不要把主持人当成专家,主持人最好也不要以为自己比专家还专家。虽然有的人化妆之后,可以把文物知识背得流利又流利,但那充其量只是背诵而已,就像天气预报的主持人将天气变化背诵得流利一样。当他背诵了新的,旧的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即或不忘,能背诵和实际运用还差十万八千里。天气预报的主持人不是气象专家,鉴宝的主持人也不是文物专家。还有做节目时请来的那些捧场的观众,让他们猜想一件“宝物”多少钱,完全是凭空猜测,完全出于是娱乐,没有任何科学根据。那些专家给的估价也与实际有极大的差距,给市场带来了误导。天真的观众不要以那个为标准。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收藏活动是比较复杂,要受到经济条件的、专业知识的和心理活动的制约。而心理问题又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无论急于求成也好,忽视常识也好,听人讲故事也好,不能正确对待书本知识也好,轻易地相信媒体也好,根本原因在于受利益驱使。有时认识不到心理误区,有时要重复同样的错误。这里就几个常见的误区,提醒朋友们注意,或许对今后的收藏活动有一定的益处。

  作者简介:

  刘育新1939年生,著名作家、书法家、文物鉴定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國古陶瓷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法治传媒文化艺术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书画院顾问、中国青少年书法协会顾问、中华诗书画印协会顾问、中国书画家联谊会顾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艺术顾问,桂林汉字学会总顾问,全聚德集团公司文化顾问、南昌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市宣武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对联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纪实文学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网络委员会主任,现为北京聚宝斋文物鉴定中心首席鉴定师。

  作为文物鉴定专家, 刘育新对书法字画、古陶瓷鉴定功力极深,多年来,在北京琉璃厂文化街聚宝斋文物鉴定中心做文物鉴定工作。工作之余,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刘育新出版长篇小说《临界》《天狼》《古街》《红菱》《大野》《白地》等八部,其中《古街》获首届老舍文学奖。

  刘育新精于楹联创作,联作以气势雄浑,意境高雅,直逼古人。楹联理论:《论楹联的文学地位》、《楹联的复兴是历史的必然》、《发展楹联教育是历史的需要》在楹联界有广泛的影响。现为《中国楹联》执行副主编。

  刘育新擅长魏碑、隶书和章草。作品多次参展,被国内外有关单位和个人收藏。为四届中国楹联书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楹联书法委员会客座教授。2004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大展聘请为评委。


(责编: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