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人:收藏国家的手表是一份民族情结
摘要:
真正开始收藏手表,是在李恒祥参加工作后。在他看来,手表不仅是计时的工具,还能记录自己生活的时代的痕迹。李恒祥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收藏自己国家的手表是一份民族情结。
原标题:78岁遂宁老人 60年收藏国产表400多块
收藏手表就是收藏时光
从1953年买下第一块手表,李恒祥便与表结下了不解之缘。60多年来,他收藏的手表、怀表、钟表已超过600块,其中国产手表占了大多数。“你别看这么一大堆,还没有别人一块表值钱。我享受的是收藏的过程以及手表背后的文化,国产老手表更是有着太多我们这一辈人的记忆。”
结缘于好奇
“表究竟是怎么走的”
《巴蜀周末》记者来到李恒祥家中时,78岁高龄的他正捣鼓着一堆手表,桌上七七八八放着各种手表零件和工具。“就是喜欢手表,没事的时候就爱瞎倒腾,也许技术算不上好,但大多数都还会修。”因为家里收的表多,又有几十年把玩的经验,如今的李恒祥已是半个修表行家,好多刚收来时坏掉的手表,经他维修后都能走了,还比较准时。
在李恒祥的一个衣柜里放着近10个小箱子,里面全装着他的“宝贝”。随意取出2个箱子中的手表,就摆了满满一饭桌。这些手表款式各异,保存得很好,不少看上去都还很新。“机械表就要经常戴。不戴的手表要定期用汽油清洗保养,过阵子再戴就跟新的一样。”
说起和手表的结缘,年逾古稀的他露出了孩子般的笑。“都是因为小时候好动,喜欢拆东西。”李恒祥还记得,十多岁的时候他将父亲最爱的老式闹钟拆开后没法复原,为此还挨了父亲一顿打。不服气的他研究了好几个月,终于成功将闹钟复原。从那以后,他就爱上了研究家里的钟表,经常拆开再复原。
第一次接触手表,是他读中学的时候。班里新来一个插班生,手上戴了块上海牌手表。“每次有同学上前询问时间,他总会很有范地高伸左手,让袖子自然垂下露出手上的手表。”因为对方跟李恒祥相处得不错,所以曾多次将手表借给他戴,他好几次都有将其拆开一看究竟的冲动。
后来,李恒祥从每月4元的生活费中节省出两三元,攒了近半年用18元从别人手中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块表。没多久,这表便在他手中被拆散开来,满足了他的好奇心。
从第一块表到如今的几百块,李恒祥都没少拆开过。发现了表的工作原理后,李恒祥拆表修表的手艺越来越精湛,收藏的手表也越来越多。
藏表于生活
“表不仅是计时工具”
真正开始收藏手表,是在李恒祥参加工作后。在他看来,手表不仅是计时的工具,还能记录自己生活的时代的痕迹。
上世纪60年代,李恒祥毕业后进入重庆潼南中学任教,月工资30多元。与同为教师的女友相恋结婚时,作为那个时代“结婚三大件”之一的手表是不可缺少的聘礼之一。
“那个时候的少男少女,对手表的追求就像现在年轻人追捧苹果的iPhone、ipad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李恒祥说,尽管当时全新的上海牌手表要120元,但这是结婚时必须要买的。
为此,李恒祥节衣缩食攒了120元,带上女友去商店把表给买回来。“那时候买了新表,大多不是用来戴的,都用手巾包起来放在怀中。”如今李恒祥依然小心地保存着这块表,这是他买的第一块新表,更是他与妻子结婚的见证。
再后来,表变得更加流行,也逐渐成了身份的象征。工作久了,李恒祥买的表也多了贵了,像瑞士独钻、欧米茄,国产的上海、宝石花、钻石等都接触过。
除了这些象征身份的好手表外,坏掉的手表因其低廉的价格也成为李恒祥收藏的最爱,老伴为此没少跟他吵,“人家出差都给家人带些特产,他到好,带回来的都是坏手表。”但看着这些坏手表在李恒祥的摆弄下焕然一新后,她也从反对转为支持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产手表经历了一个低潮期。“当时很多人都把旧手表当废铁卖了,包括国产名牌‘海鸥表’,一斤才卖几毛钱!看到这种现象,我下定决心把收藏的重心转移到国产手表上,当时我一下子收到了好多珍贵的老手表。”
悟表于历史
“收齐全国各地手表”
在李恒祥收藏的手表中,有些历经岁月洗礼后已经具有很大的收藏意义。“这类产品有很多已经回炉重造,只有少数保存了下来。”李恒祥说,这些手表在设计、制作及质量方面都严格把关,符合当时的审美观,加上时间的沉淀,手表的时代特征就越来越显著,能从中读出许多关于年代的故事。
“这块是辽宁红旗牌的,前面是毛体的‘红旗’两字,背面刻有三面红旗,当时的口号是‘三面红旗万万岁’;这块上海581,现存量比较少,是早期模仿国外技术的国产表;而这块蜀星手表是四川营山手表厂生产的,是四川地区唯一的县级小品牌,也是四川人的骄傲。”每拿起一块手表,李恒祥都能跟《巴蜀周末》记者聊起其中的历史。
尽管国产手表以其粗旷的机械美感和独特的历史人文气息而备受玩家的青睐,但目前其收藏经济价值却并不明显。“一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手表的价格一般在几十上百元,国内名牌手表如海鸥、上海的价格也仅在几百块到几千块,价格还相对较低。”李恒祥说,曾经有个香港人想收购他收藏的表,出价20万,尽管这个价格对于相对低廉的老手表来说已经算不错的了,但李恒祥还是一口回绝了。
“收藏是一个永远的乐趣,是对历史的一种回顾。”李恒祥计划将全国各个地区的老手表都收集齐全,这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大约三分之二。他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收藏自己国家的手表是一份民族情结。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而国产手表也在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经历。收藏国产表,就是收藏的我们自己的一段情感。
(责编: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