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北京或成下一个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3-12-29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张娟
标签: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13北京拍卖季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和同期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2012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都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值得关注和深思的数据和现象。其中,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化”最为引人注目。人们不禁想问,作为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交易中心,北京究竟距离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还有多远?


北京的实力


“北京地区2012年度成交额达到193.2亿元人民币(29亿美元)。此外,北京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高价拍品,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拍品成交数量高达175件(套)。”日前,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全球在线艺术品交易和研究平台Artnet首度发布了《2012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以下简称年报),数据显示,北京地区2012年度成交额占中国内地市场总额的67%,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拍品数量占中国内地该价格区间拍品总数的85%。 


“本届拍卖季活动共有131家企业参加,举办各类拍卖会656场次,成交额为155.7亿元;比上年的498场增加了158场次;比上年的成交额143.5亿元增加了12.2亿元。而截止到12月15日,2013年全年北京共举办拍卖会2347场,成交额为34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5%(308场)和8.8%(27.6亿元)。”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温桂华则在2013北京拍卖季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上给出了关于2013年的最新数据。据温桂华透露,2013年全年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218.2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2%。  


种种数据都表明,北京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中心。  


“这一中心的地位不仅仅表现在成交额的领先上,北京艺术品拍卖市场也是中国内地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资深业内人士肖先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除了吸引到苏富比等国际性拍卖公司驻足外,北京的拍场上也不乏外国名人手札、古董西洋钟、西方油画等西方艺术品,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藏家为这些“舶来品”买单。 


拍品征集的足迹遍布全球,在拍卖的同时举办展览、讲座,对某件重要拍品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预展的布置更加精心、更有品位……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更加重要的是,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等多家知名的拍卖公司也越来越有国际范儿。据温桂华透露,今年北京地区的拍卖企业举办的公益性艺术展览达到了100多场,尤其是中国嘉德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二十年精品回顾展和北京翰海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佛像展都引起了海内外的极大关注。“由拍卖公司主办的文化艺术类讲座也达到了近百场,这一现象是北京地区所特有的。”温桂华说。在此次高峰论坛上,多位拍卖公司高管和业内资深藏家也都一致认为,近年来,北京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呈现出从商业拍卖到商业和文化推广相结合的拍卖新模式。这种模式在发掘文化、保护文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无疑也拉近了与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巨头的距离”。 


“北京已经不仅仅是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市场的中心,也是越来越有国际范儿的文物艺术品市场。”资深媒体人士程女士如此认为。 


北京的差距


“2012年,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大幅缩水,主要由于2012年中国内地市场的急速收缩。2012年度,中国内地市场的总成交额较上年下降了近一半,相反,海外市场的成交额则比2011年度增长了2%(按美元计算)。”年报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也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在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甚至下滑的大背景下,内地与海外地区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却显现出一降一升的差异,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如此认为。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