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年成都糖酒会期间,恰逢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到访成都,第一夫人访华将会喝什么葡萄酒引发各方猜测。今年美国酒大有在华发力之势,2014年,美国酒能否成为最大黑马?
美国酒能否成为最大黑马
2014年成都糖酒会期间,恰逢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到访成都,第一夫人访华将会喝什么葡萄酒引发各方猜测。今年美国酒大有在华发力之势,2014年,美国酒能否成为最大黑马?
“根据海关统计,去年三季度,很多传统葡萄酒强国针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量均在下滑,惟独美国葡萄酒保持50%的增长,在中国市场如此冷清的一年,美国葡萄酒逆势上扬。”中国葡萄酒专家郭松泉近日对北京商报记者说。
数据表明,美国葡萄酒来势汹汹。
无独有偶,美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嘉露酒庄最近开始出招,在与南浦战略合作多年之后,再次牵手深圳南宇和上海建发。嘉露与三家中国顶级运营商战略合作,准备在中国大干一场。
嘉露酒庄本轮进入中国的产品全是在美国本土畅销的大众品牌。这一回,美国人玩真的了。
与此同时,中国一些酒商对美国葡萄酒的认知是:美国有全球仰慕的顶级名庄;由于人工等成本,美国葡萄酒价格不低。
这种固有认知是否正确?美国葡萄酒究竟有哪些特质?是否能对接中国市场?美国葡萄酒未来在中国市场将占据什么地位?其发展方向又在哪里?
美国酒在华悄然变化
已经和CASTEL、澳大利亚夏迪战略合作的深圳南宇公司,最近又与美国最大的生产商——嘉露携手,在全国市场独家运营TISDALE天时泰、DARKHORSE骏琪等几个国际化品牌,其运营总经理张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中国市场,美国葡萄酒正在发生三大转变。
首先,美国葡萄酒在五年前开始零星进入中国市场,当时的推动力主要来源于移民潮,中国很多富人通过购买酒庄的形式移民美国;或者移民以后,在美国投资酒庄。这一波美国葡萄酒运营商大部分是非专业酒商,他们不重视品牌推广,不重视性价比,通过圈层在小众范围内销售。这也是中国市场对美国酒价格偏贵的片面认识的主要原因。
“2013年是分水岭,标志性事件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商嘉露与中国大型运营商的深度合作, 嘉露从当初的试探性进入到全面开拓中国市场阶段,战略牵手深圳南宇、上海建发以及上海南浦等顶级葡萄酒运营商,把在美国国内畅销产品导入中国市场。”张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其次,美国葡萄酒曾经给中国酒商的印象是高高在上。众所周知,美国拥有很多名庄,但即使是普通酒庄,只要和美国二字沾边,价格动辄就在300元以上。而从2013年开始,美国葡萄酒开始放下身段,无论是国际KA卖场,还是葡萄酒专卖店,美国葡萄酒都已经打入100元以下区间。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在成都1919旗舰店了解到,他们最畅销的美国葡萄酒产品就是100元左右的产品。
“深圳南宇此次和嘉露的合作产品就是在美国国内最为畅销的大众化品牌之一——嘉露天时泰系列和骏琪系列,总共十几款单品,包括甜型、半甜型、半干型、干型等,零售价全部位于70-150元区间,而且分销商还有可观利润。”张强称。
最后,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是,美国葡萄酒开始重视在中国市场的推广,除了美国生产商和中国品牌运营商的全面对接以外,美国农业部、加洲葡萄酒协会等全部加大了在中国的巡回推广力度。
“美国品牌非常霸道,像中国的洋快餐品牌,基本都被美国企业霸占。类似嘉露这样拥有巨大产能的生产商,一旦他们开始在中国市场全面推广计划,未来潜力无可限量。”张强称。
美国酒能否对接中国市场
“美国葡萄酒的这种变化我也有明显感受,去年他们主动邀请我去美国品鉴美国葡萄酒,分析中国市场的现状。”郭松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
郭松泉称,任何一个国家的葡萄酒如果想大规模占领中国大众市场,都必须与中国市场的特性相适应。这包括几个维度:产能、口感适应性、性价比及文化接受度。
那么,在这几个维度下,美国葡萄酒未来在中国市场有没有优势?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