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艺术品基金是不是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纯粹的金融类的投资产品呢?也不完全是,看你怎么理解,还是要看基金的发行方式和投资的模式。我们也会给投资人讲授艺术知识,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大多投资人是对艺术品有兴趣才...
就目前情况来看,艺术品基金更多的机会是不是在私募基金这一块呢?
我觉得是这样的。因为一方面大家对艺术基金的了解逐渐多了,艺术市场也比较稳定了,不像以前那么浮躁,有那么多爆发的机会;另一方面很多投资人慢慢也变成了藏家,整体的环境变好了。作为基金管理方,大家也会从投资管理角度考虑发行成本的问题,那么我觉得私募可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方式。这两年其实有很多基金管理者会选择私募基金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很少看到有关艺术基金的报道,因为大多数都是私募的。
从私募这一块来说,我们如何来降低风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其实募集这一块最关键的就是我刚说的业绩,没有业绩说什么都等于零。如果没有业绩,除了那些曾经跟你做过其他投资的投资人可能会投给你,关系稍微远一点的根本不太可能募集得到。
一些产品在投资年限方面会采取像3+2这样的形式?
这属于投资期限的延长,因为不可能正好在3年到期的时候所有作品都卖掉,也有可能某些作品还没有到它最佳的销售时期,比如正好遗留了两三件作品还没有卖掉,可能我们再加半年或者1年,在这个时期内我们把它销售掉,什么时候销售掉什么时候结束,之前已经卖掉的作品可以按时分红,这两三幅就需要再延长一段时间,是这样一个概念。
我们购买艺术品的渠道主要有哪些?
通常都是私下洽购,包括画廊,还有艺术家本人、藏家等。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佣金方面的成本,比如去拍卖行买,在国内一定要交15%的佣金,如果去香港苏富比可能会更高,所以大概七八成都是私下收购,其余的通过拍卖行。
从募集成功到退出市场这段时间里,艺术品是如何利用的?还是只是放在库房里?
取决于投资的作品是什么类型,如果是古代和近现代书画,基本不用做任何宣传,如果是当代艺术品,就需要做相应的学术和市场推广。
会为艺术品的增值做哪些助推性质的工作?
如果是当代艺术,就跟画廊相似,对艺术家及其作品做相应的推广,如展览、出版,培养合适的藏家群体。
卖掉作品的主要渠道是拍卖行吗?
卖作品就反过来了,七八成通过拍卖行,大多数情况下拍卖行能够创造比较高的价格,而且如果大批量销售还可以跟拍卖行协商佣金,除此之外,通过画廊或者私售渠道,也会卖掉一些。
将基金跟艺术品结合也是一种创新的模式,作为一个从业者,您有什么样的体会?
我觉得合理的结合还是有必要的,因为每个市场在刚起来的时候都需要资本的扶持。当然首先这个市场本身要比较健康,并且还需要再往外扩张,这个扩张的过程就需要资本的扶持,这个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整个艺术品市场当中的主要角色像拍卖行、画廊、博览会,甚至艺术家,其实是都需要资金来扶持的,以拍卖行为例,一些中小型拍卖行在征集拍品的时候就遇到很多的资金问题,现在许多好的作品不付定金,是拿不到作品的。许多画廊关闭其实也是资金跟不上,前期投入很大,培养年轻艺术家,烧钱烧的挺快的,但是年轻艺术家不可能一下子就起来,过个五年、七年也不一定能起来,风险很高,所以需要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扶持这个行业往前走。
所以我觉得基金是从一个辅助的角度进入,它不是主要的参与者,只是一个金融工具,这个行业本身还是要靠艺术家、画廊、博览会、拍卖行这些角色来完成行业的升级和发展。基金只是和其他的金融工具一样,在适当的时候参与进来,给予一些资金上的支持,仅此而已。
那您现在做画廊跟基金这块有什么联系吗?
目前还没有,慢慢地可能会通过画廊挖掘一些艺术家,基金来做一些扶持。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