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艺术衍生品也称美术馆艺术产品,由艺术品原作发展而来的,艺术衍生品的价格满足了喜爱艺术的不同消费群体,艺术不再让大众望尘莫及。但在我国艺术衍生品市场还不够成熟,许多不规范因素仍制约着市场的发展。
艺术衍生品市场 小荷才露尖尖角
短短几年,艺术衍生品在中国从无到有,但作为新兴的市场门类,我国艺术衍生品市场还不够成熟,许多不规范因素仍制约着市场的发展。
西方艺术品市场是“两条腿”走路:既通过画廊、拍卖一、二级市场向外销售原创作品,又通过各种艺术商店对外销售艺术衍生品。前者针对稀有高端人群的收藏需要,后者则使艺术品进入大众消费。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轨迹与之截然不同:一、二级艺术品市场早已突破千亿,而艺术衍生品庞大的市场潜力依然未有突破。
由文化部、中拍协发布的《2012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为1784亿元,其中艺术授权品、艺术复制品、艺术衍生品交易总额为180亿元,仅占整个市场的10%。在欧美国家,艺术版权产业的发展使艺术衍生品交易额达到艺术品直接交易额3倍以上。巨大的反差缘自艺术产权的保护不力和艺术衍生品前期设计、中期生产和后期销售方面遇到的困难。
目前,在国内艺术衍生品授权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产权意识淡薄,缺乏规范经营。对于艺术侵权事件的法律保护,艺术界各方都深感头痛。由于诉讼成本过高、取证相对困难、赔偿力度有限等原因,很多艺术家在遭遇艺术侵权事件后,普遍会选择消极的态度处理。艺术家的消极态度又使得那些唯利是图的艺术侵权者更加有恃无恐、为所欲为,最终导致许多粗制滥造的盗版艺术衍生品充斥市场,使艺术衍生品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国内艺术衍生品的种类相对匮乏,很多艺术衍生品就是简单地将水墨画印到产品上,没有创新。国内艺术衍生品的种类少,多数衍生品将目标瞄准投资市场,而非大众消费市场,定价较高。
美国的艺术衍生品销售网站ART.COM有约150万件高清复制品,与ART.COM销售形式相类似的国内网站有hi小店、HIHEY.COM等线上商店。其中hi小店既有线上销售平台也有线下门店,其网上平台多是年轻艺术家的原作,价格从2000元到5万元不等。
除了前期设计和定价,艺术衍生品在后期的生产环节中也面临一定问题。艺术衍生品对供应商的要求很高,因为跟艺术挂钩,制作要精美,对工厂的要求较高;艺术衍生品很少量产,一般都是300至1000套的生产规模,小工厂达不到质量要求,而大工厂觉得量少不愿意接单。
目前国内的艺术衍生品主要通过艺术区和博物馆的实体商店销售,博物馆商店里销售的艺术衍生品往往是配合展览出售,销售上不了规模。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