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山东艺术品市场在全国艺术品市场持续活跃的形势下,也逐渐呈现火热的态势。山东艺术品市场对于山东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今后市场的走向和市场热点又是什么?
山东艺术圈大有作为(组图)
山东艺术品市场活跃
山东艺术品市场活跃
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山东艺术品市场在全国艺术品市场持续活跃的形势下,也逐渐呈现火热的态势。山东艺术品市场对于山东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今后市场的走向和市场热点又是什么?为此,本刊将从济南、潍坊(包括青州)、淄博等山东艺术市场热点城市以及本土市场展开实地调查,对美术馆、画廊、文化市场、拍卖行、文化古街、工艺品店等进行探访,从艺术品价格、画种类型、消费群体、发展走势等方面,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山东省艺术市场发展的现状。
山东艺术品市场活跃
山东美术的发展历经数千年,无论作为地域特色还是作为文化形态都是中国画坛的重要组成板块。山东省书画家的整体创作水平基本能够代表全国书画界的较高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拥有庞大的美术人才队伍,目前,中国美协会员约700人,省美协会员达约4000人,在各省市中都位居前列。在全国美术大展和重要美术展览中,山东画家作品入选数量和获奖数量均名列前茅。
山东名家群星闪耀,老画家如刘宝纯、单应桂、孙墨龙等,中青年画家如张志民、曾先国、梁文博等大批人才都在当代中国画坛占据重要位置。中国画学会秘书长孙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山东书画市场活跃,外省不少企业以及书画藏家也纷纷来到山东抢占市场。国内一些拍卖市场上的书画买主,也以山东人居多。经调研发现,山东画家的作品在艺术门类、形式、风格方面有所不同,但大多都尊重道统、崇尚底功、大气恢弘、贴近生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张志民认为,山东书画家的特点已经超越了画种与技法,上升到了文化精神层面,而山东书画市场的建设,并不是依靠一位或几位知名画家作为领军人物就能形成的,需要具有团队精神,“就是以老带新推出一批年轻俊才产生聚合效应,扩大山东书画的影响力,从而形成一种艺术品牌效应。”
家门口就能看大展
从去年起,借着“十艺节”的东风,全省的文化艺术发展一片生机盎然。山东省美术馆、山东博物馆等一批高质量展馆的出现,让山东观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中外经典艺术作品,大型美术作品展览频频亮相让观众大呼过瘾。“十艺节”期间,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云集了近3年来中国美术创作在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方面的精品力作647件,反映了中国美术在当代的传承、创新与探索。“欧美经典美术大展”中,自达芬奇画像运抵济南后,更是出现了排队观展的热潮。除长期陈列的《山东美术馆馆藏十艺节全国美展作品展》等展览,近期展览的《千古传奇—张大千艺术作品展》《齐鲁彩韵—庆祝建国65周年山东水彩画会优秀作品》《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选作品展》《八闽神韵—福建当代书画名家作品海内外巡回展(山东站)》《第二届全国青年作品展览》等更是各有特色。
有业内人士曾说,“全国艺术市场看山东,山东艺术市场看潍坊。”潍坊的文展会作为每年风筝会期间的特色展览,总是吸引大批市民和商家前去参观,而展会中有一个板块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中国画节展区。作为一座文化名城,潍坊历史上有很多中国画名师,在各个不同的时期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或正在做着重大贡献。如北宋的李成、张择端,清代的郑板桥,都是大师级人物,近现代的郭味蕖和于希宁以及当代中国画坛的扛鼎人物刘大为、郭怡孮等,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近些年来潍坊市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十分繁荣,而且是持续、稳定发展。从2011年起,中国画节已经连续在潍坊举办了四届,规模如此宏大的中国画饕餮盛宴令人大开眼界。这些中国画的精品力作让山东观众一饱眼福的同时不禁感慨:“今后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好展、大展了!”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