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从齐白石精品“掉价”看艺术市场乱象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6-05 来源:艺典中国

摘要: 前几日,齐白石在1947年创作的《花鸟四屏》镜心以4850万元落槌,艺术品界立刻传出"齐白石精品四年'掉价'4000多万"的消息,实情究竟如何?从而引起对拍后不付款、假拍、失控等艺术界乱象的关注。


  原标题:从齐白石精品拍卖谈市场乱象:4000万后艺术品会流向何处


齐白石 花鸟四屏 1947年作  镜心 设色纸本 100×335cm×4 5577.5万成交

齐白石 花鸟四屏 1947年作  镜心 设色纸本 100×335cm×4 5577.5万成交


  齐白石精品四年“掉价”4000多万!网上的一则消息,立刻在艺术品界引起了一阵躁动。不少专业人士一改以往的“沉默”,纷纷站出来爆料:这件齐白石在1947年创作的《花鸟四屏》镜心,当年藏家是200多万元买来的,2011年在北京拍卖时,虽然以9200万元成交,但买家没有付款,因而此次再拿出来拍卖,最终以4850万元落槌。因此对于藏家来说,不仅没有亏掉4000多万,反而是赚了4000多万。


  一大顽疾


  拍卖之后不付款已经成为了困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大顽疾。来自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迟付拒付已成为了阻碍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顽疾,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拍卖行,每次拍卖的成交额都是十分惊人,但重量级拍品的交割却往往非常缓慢,甚至出现拒付的情况,因而在中拍协每年公布的拍卖企业纳税榜单中,像北京诚轩、上海工美等中型拍卖行反而会排在一些大型拍卖行的前面。2014年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尽管中国的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然而截至2013年6月,中国100万元以上的拍品结算率仅为47%。


  “假拍”“拍假”


  除了迟付拒付之外,过度地金融化也成为了阻碍市场前进的一大因素。除了艺术品抵押贷款已经在“胎动”之外,目前最为常见的模式是利用艺术品信托将手中的藏品来融资。早在2007年7月,民生银行就发行了一款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投资于中国传统书画和中国当代书画作品。2009年7月到期的年化收益率高达12.75%。这也促使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其中,国内的艺术品投资基金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然而,“短平快”的运作模式并不适合于艺术品投资,虽然目前像艺术品信托表面看上去还是比较平稳,但有关专业报道显示,可能存在延期的情况,据称有艺术品信托已两次延期的情况,其主要是原因就是手中的艺术品卖不出去,或者卖出去将发生亏损。


  曾经有媒体披露,当艺术品跟金融“联姻”时,会采取一定的运作模式:高价拍得艺术品——抵押拍品发行信托——以信托资金支付货款。而融资型艺术品信托的资金流向是可以由投资顾问自主决定的,有的人通过“假拍”或“拍假”把艺术品价格炒高后设法融资,可谓空手套白狼。炒作双方会事先设定好固定的佣金,不管东西最后拍到多高,佣金只需要给一点就可以了。而拍卖行一般根据成交情况自行报税,并不会体现某件具体拍品的税额,因此单凭缴税情况也无法对是否假拍下定论。


  防止“失控”


  综观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从2009年至2011年上半年,艺术品市场频频出现亿元天价,并进而带动了许多新入藏家的介入,相比以往的老藏家,这些新藏家由于缺乏必要的鉴赏知识,但拥有雄厚的实力,往往会在拍卖场上“失控”,但在买下拍品之后往往又会感到后悔而迟付拒付,并导致许多天价拍品重新回到拍卖场上,此次的齐白石《花鸟四屏》镜心就是最好的例子。


  对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来说,缺乏必要的市场诚信,比损失4000万还要大。我们期待有关部门能够从加强市场诚信建设入手,规范拍卖市场的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体现中国艺术品价值的重要场所。


(责任编辑: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