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海派书画成富有潜力的投资洼地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6-11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陈丽君

摘要: 在今年匡时春拍力推的海派代表人物之一吴昌硕的作品专场中,50余件缶翁妙墨百分百成交,成交额达1.04亿元。海派书画真正的学术和市场价值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近现代书画领域富有潜力的投资洼地。


分析


市场分化 价值回归


海派艺术自形成以来,一直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引领着中国书画的创作潮流,其特点为组成人员广泛、笔墨表现多元、创作题材和理念多维等。如任伯年的绘画兼工带写,雅俗共赏;任熊的人物银勾铁画、清新活泼;虚谷的动物虚实相间、情趣动人;赵之谦的花鸟笔墨酣畅、设色浓艳;蒲华的绘画笔意奔放、风韵清隽;吴昌硕的花卉以书入画、气势雄强;黄宾虹的山水“黑密厚重”、意境深邃;吴湖帆的山水秀丽丰腴、清隽雅逸。海派画家风格各异,有力地迎合了收藏者的趣味。所以,海派作品的自身个性特征成为了该类藏品价值升值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海派阵营强大、名家众多,这些名家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份额。如赵之谦、任伯年、虚谷、吴昌硕、黄宾虹、吴湖帆等,他们的作品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这些名家的作品表现出较好的抗风险能力,为一些投资者看好。所以,近年来,海派作品价格有着大幅度的上升。


尽管海派画作拍价近期上涨,名家不断刷新个人纪录拍出天价,但综合海派的整体艺术水准,业内人士认为,价位还在回归过程之中,远没有达到预期的价位,相对其他画派的拍卖成绩还是偏低,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例如,海派画家吴昌硕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前就卖价很高,国内外都受关注,很多日本人非常关注吴昌硕,吴昌硕的作品流通很多,收藏家、拍卖行、博物馆有很多收藏。吴昌硕、李可染、齐白石本应是地位相当的画家,由于国内对海派关注不够,致使吴昌硕的作品一直处于李可染、齐白石的作品价位之下。其他海派的画家也表现出这样的市场特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海派书画价值被低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海派书画的了解有限。有不少好的作品都在收藏家的手中,有一部分藏家看重的是画作的艺术价值,并非市场价值,另外也有一部分藏家觉得画作目前市场价格太低而不愿意抛出。也许,相对于暴涨暴跌的艺术品市场来讲,有条不紊更适合海派书画市场的发展之路。


预测


新海派崛起 潜力巨大


海派代表人物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在2012年杭州西泠印社春拍上以1.67亿元成交,海派绘画首次闯入“亿元俱乐部”。可惜,新海派总体还处在价格洼地。据了解,京津、金陵、长安画派等代表性画家画作的市场价格普遍是新海派代表性画家画作市场价格的4-5倍。


从海派书画数据来看,近几年市场行情快速拉升,一些大师级的作品虽说整体价位还是偏低,但毕竟正在向一个相对合理的价位区间回归。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海派画家正在崛起,业内人士估计,伴随着新海派作品价格的攀升,海派作品将在书画市场上占主角位置,必是不可动摇的。


据收藏“新海派”书画作品享有相当声誉的路画廊艺术机构掌门人路亮介绍,所谓的“新海派”画家主要指与新中国一起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显示出旺盛创作精力的一批画家。包括方增先、陈佩秋、施大畏、韩敏、韩硕、韩伍、杨正新、马小娟、乐震文、肖海春、丁筱芳、朱敏等。在题材选取、创作方法、审美旨趣等方面,新海派都跳出了传统海派的圈子,有着浓郁的个人化倾向。虽然他们各自的风格不尽相同,但无一不具有鲜明的当代精神,比如吸收并消化外来的艺术元素、注重想象空间和心理体验。


在路亮看来,对于海派绘画,人们普遍对“文革”前已经成名的近现代海派书画家比较认同,对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新海派”书画家,则无论是学术层面还是市场角度,都还缺少应有的重视,更缺少完整、系统的梳理与理论总结。长期以来“新海派”受到低估,可能是因人们厚古薄今的固有思维在作祟,总觉得老的比新的好,其实,新海派代表人物的艺术创作都已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颇具辨识度的个人风格,有出蓝之誉。“新海派”不是缺乏艺术亮点,而是外界对其缺乏深入的了解。


据业内人士介绍,新海派画家的作品值得藏家进一步关注。作为普通投资者,高投入风险太大,步步为营实现资产保值才是主流。因此在踩着先辈开辟的道路上,收藏一些新海派和海派后裔的作品,在实现较高的审美价值的同时,还可以在高通胀的环境下实现资产保值。


(责任编辑:李文丽)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