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北京保利总成交额27.8亿元、北京匡时总成交额17.5亿元……结合已结束的相关艺术品拍卖市场来看,今年春拍呈现出意外天价多、精品流拍多、重复上拍多的特点。
原标题:艺术品春拍呈现三“多”行情(组图)
6月8日下午,北京保利201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八天60个专场的拍卖结束,成功落下帷幕,此次拍卖总成交额27.8亿元,连续第12次在国内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中列成交额榜首。而之前落槌的北京匡时春拍中,总成交额达到了17.5亿元。
结合已结束的相关艺术品拍卖市场来看,今年春拍呈现出意外天价多、精品流拍多、重复上拍多的特点。
意外天价多
在中国嘉德春拍之后,许多藏家对于古代书画市场遭遇滑铁卢一片失望,认为其今年肯定将沦为市场的“配角”,然而在接下来北京保利和匡时的春拍中,一系列古代书画意外天价的出现,使得古代书画再次成为了众多藏家关注的焦点。
苏轼再次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只不过这次不是《功甫帖》,而是其题、文同绘的《墨竹图》,这件作品从200万起拍之后,经过数十轮争夺,其中甚至有一买家从700万元,直接喊至1500万元,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4255万元,成为了古代书画拍卖的最高价。
保利拍卖副总经理李雪松表示:“这件作品从宋末到晚清的端方有十八位名家的题跋,且环环相扣,非常清晰。而且仅元代就有九段题跋,其中如柯九思等人的题跋能见到但非常罕见,还有很多人的书法仅有一件存世甚至未见,尤其是明代大学士王世贞的题跋更是非常难得,甚至还非常隆重地加盖官印。类似这样的做法,我们只见过台北故宫的一件作品和北京故宫的宋徽宗《雪江归棹》两件作品。”
八大山人《草书七绝诗》以400万元起拍,3450万元成交。据介绍,这件作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尚收藏于苏州博物馆,后因落实国家政策而退还给藏家并保存至今。但最令市场意外的还是伊秉绶在1815年创作的《遂性草堂》横批,从50万元起拍,2000万元落槌,加佣金2300万元,创伊秉绶书法作品成交最高纪录,据悉买家为北京藏家。
不仅是古代书画,在近现代书画市场也有许多意外高价,在北京匤时2014年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张大千《荷屏仕女》镜心,只有0.6平尺,从55万元起拍之后,以380万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437万元成交。北京保利推出的丰子恺作品《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一平尺左右,从6万起拍,125万元落槌,加佣金143.75万元成交。这对于藏家来说,无异于已经抛弃了原有以平方尺来计算价格的方法。
在瓷器工艺品部分中,像北京保利春拍古董珍玩夜场中,推出的山中商会旧藏乾隆御题天青釉笠式碗,以160万元起拍,最终的成交价达到1242万元。
精品流拍多
虽然春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令人意外的天价,但在这些门类中同样有许多精品遭遇了流拍,其中最让北京保利感到遗憾的是拍卖前被高度关注的陈洪绶《四时花鸟册页》却意外流拍,这件10年前曾经创下了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纪录的佳作,竟然无人接手,10年前主拍此件拍品的刘新惠感慨无比:“这是民间可以买到的最好的陈老莲啊!”
而事先被看好的拍品流标的情况也出现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在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板块,估价最高的拍品中,一对清雍正年间的铜胎画珐琅觚流拍。其估价约5000万至6000万港元,最终以竞拍价低于预估价流拍。
自从赵孟頫的书法作品在中国嘉德春拍中流拍之后,精品流拍就成为了今年春拍的一大关键词。其实,之所以会发生精品频频流拍的情况,说到底,就是因为这些精品的性价比不高。从今年的春拍行情来看,像鸡缸杯等稀世珍品的出现,使得藏家的眼光越来越挑剔,因为许多流拍的精品价格,本身也要几千万元,买两件基本上就等于一件亿元拍品了,而且流拍就像是“瘟疫”一样也会被传染,对于资深藏家来说,看到流拍的现象越来越多,肯定会打击信心,因而也会出现精品大批无人问津的情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