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画如其人,靳尚谊对待市场的态度很低调,甚至有点“无视”。面对强劲的市场需求,他始终认为“捐赠才是艺术品最好的归宿”,在只允许自己少量作品进入市场的同时,多年来持续向美术馆捐赠作品。
原标题:靳尚谊作品公共收藏状况分析
尽管市场一刻从未停止对靳尚谊的作品的关注和追逐,但对于驰名画坛60余载的当代油画巨匠而言,靳尚谊更为看重的是艺术作品的社会文化功能,他强调美术馆具有保存优秀视觉文化、培养公民文化素质、提高社会审美水平的重要作用,应加快缩小中国的美术馆建设与国际著名艺术类博物馆的差距,努力发挥藏品作用,以体现其文化功能。他认为:“捐赠才是艺术品最好的归宿”,“一个艺术家最好的作品应该留在美术馆。我愿意把最好的作品有目的地捐给国家美术馆和一些地方美术馆,支持美术馆的文化建设,为中国现代文明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为此,他怀着对中国美术馆事业的热情,积极把其优秀作品捐赠给全国各地的美术馆,以实现社会文化功能。
截止 2013 年 12 月 31 日,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不完全统计,靳尚谊共向 15 家美术馆、博物馆机构捐赠了70件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品,其中中国美术馆靳尚谊作品馆藏数量最多,包括靳尚谊《塔吉克新娘》(1983 年)、《鲁迅》(1981 年)、《瞿秋白在狱中》(1984 年)、《八大山人》(2006 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2009 年)等 44 件作品,占总捐赠数量的 62.86%;其次河南省美术馆获赠作品5 件,是获赠作品最多的省级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获捐4件,涵括《青年女歌手》、《坐着的女人体》(1988年)、《晚年黄宾虹》、《延安老农》(2001 年)。
私人收藏方面,靳尚谊的作品多次被世界各地藏家所收藏。例如 20 世纪80 年代,他的部分作品被展藏:1981年6 月,“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首次在香港展出,《小提琴手》虽然被列为非卖品,仍被新加坡收藏家购藏;《画家黄永玉》在《光明日报》举办的专题性美展上展出,获优秀作品奖,被黄永玉私人收藏。1982年,作品《回忆》,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美展上展出时被美国私人收藏。1984 年,《塔吉克新娘》、《蓝衣少女》在日本名古屋“现代中国油画展”上被当地藏家所收藏。
市场前景分析
画如其人,靳尚谊对待市场的态度很低调,甚至有点“无视”。面对强劲的市场需求,他始终认为“捐赠才是艺术品最好的归宿”,在只允许自己少量作品进入市场的同时,多年来持续向美术馆捐赠作品。尽管如此,由于其突出的艺术成就及社会影响力,其艺术作品在中国艺术界和艺术市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藏家追逐的焦点。作品在京、广、沪、浙、港等中国艺术品拍卖重镇不断上拍,并且得益于稳定的收藏群体,成交率高至81.63%,这在当代油画家中是不多见的。
在中国艺术市场持续发展、艺术品收藏热情高涨及买家愈发理性谨慎的背景下,精品佳作已成为硬通货。作为集学术、市场和社会等多重影响力于一体的靳尚谊,其艺术作品早已位列藏家购藏的名单上,市场中一旦有精品释出,必将引起藏家的竞夺。且其典型艺术风格代表作已上升至千万级别,随着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市场的回暖及迅速发展,收藏群体的不断壮大,这些作品将会再次刷新拍卖纪录。但受限于艺术家作品市场中的流通数量,油画作品拍卖市场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