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深度解析五位代表性70后艺术家的市场前景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10-16 来源:《艺术客》10月刊 作者:刘震风

摘要: 无论从艺术成熟度考量,亦或是市场前景的分析,70后艺术家都显示出正当时的强大后劲。本文将简述徐震、刘韡、徐华翎、马轲、梁远苇这五位艺术家从艺术变化到市场行情的基本情况,为观众和藏家提供中立的分析。


  徐华翎:“新工笔”艺术家中的70后女性代表


  香 75 x 60cm 绢 水色 2012徐华翎 香 75 x 60cm 绢 水色 2012

香 75 x 60cm 绢 水色 2012徐华翎 香 75 x 60cm 绢 水色 2012



  徐华翎1975年在中国黑龙江出生,现居于北京,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徐华翎偏爱刻画女性身体,也让其作品打上了一层女性主义的色彩,徐华翎正以一种举重若轻的女性主义方式,反复探讨女性身体及其私密经验在个人生活与人际关系中的真实含义与价值,进而以坚定的口吻揭示出——身体只是女性的处境,并非她的命运。徐华翎的作品以表现女性的精神气质为主要内涵,其特有的 “轻描淡写”、“ 隔纱幻影”的绘画语言,用独具中国韵味的媒材方式发展出一种迷幻又细腻的现代风格,即拥有能够打动中国藏家的中国传统美学,又具有当代性和个人性。

  70后第一梯队,升值空间被行业看好

  与许多中国画艺术家一样,徐华翎并没有签约代理画廊,由于其作品市场价格处于上升通道,很多持有其作品的画廊开始出现惜售现象,也造成了其在一级市场的流通量极为有限的局面,目前一级市场的均价格在每平尺5万元上下浮动。对于徐华翎的未来市场表现,可参照其前辈如何家英,徐累等50年代、60年代艺术家现在的市场表现,作为70后中国画艺术家中的第一梯队,其升值空间是可以预期的。

  而对于徐华翎丰富的创作体系,藏家在购买时需格外关注作品系列的价格差异:现在在拍场见到的多为早期的“香”系列和“之·间”系列。“之·间”系列的作品是徐华翎系列中有开创性的作品,这类作品一出现往往创出成交记录。实际上对徐华翎各系列的精品,都不错的成交记录。象“香”系列中的精品在一级市场的价格都已达到十四、五万每平尺,甚至超过二级市场一些作品的价格。

  受“新工笔”版块带动,价格快速上涨

  徐华翎作品在2004年开始进入二级市场,当时的均价为每平尺4000元左右,2005年,价格迅速提升了一倍,每平尺均价超过1万元。2006年至2011年,徐华翎的上拍数量并不大,价格也基本稳定在每平尺1-2万区间内。2011年底,国内外多家重要拍卖行和美术馆开始关注中国当代水墨,二级市场也迅速做出反应。作为70后当代水墨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徐华翎在这一轮“当代水墨热”中迎来契机,不但作品上拍量和成交率大幅攀升,作品价格也随着水墨大盘水涨船高,迅速升至每平尺6万元左右,2014年上半年,均价更是达到了每平尺8.8万元。而在高价拍品方面,徐华翎有两件达到了132.25万元,分别是2013年保利秋拍中的《香》和2014年凤凰春拍中的《静心》,这两件也是徐华翎作品拍卖迄今的最高成交价。

  根据拍卖数据分析可以得出,2010之年,徐华翎的作品价格维持着比较循序渐进的增高走势,而到了2012出现快速上涨,最近两年的涨幅,更是超过了过去7、8年的总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源于“水墨大盘”整体走高的大趋势,而在大的水墨版块中,“新工笔”又是近几年里涨幅最大的水墨品种,“新工笔”作品创作周期长、对艺术家技法要求高,这些都决定了艺术家产量有限,另外,“新工笔”画作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价格还处于价格洼地,有较大的潜在升值空间,这也是收藏家比较关注它的原因之一。

  投资建议:

  “新工笔”被市场认可的时间并不长,所以藏家可用来参考的价值体系并不充分,在购入作品时,最好选择这一版块中最具代表性的成熟艺术家,徐华翎作为这一版块中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建议可快速持有。而考虑到徐华翎创作体系的丰富性,藏家在购买时需要留意的是不同时期作品的价格差异。

  马轲:画家中的画家


  火炬,Torch,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300 x 245 cm,2012马轲 火炬,Torch,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300 x 245 cm,2012

火炬,Torch,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300 x 245 cm,2012马轲 火炬,Torch,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300 x 245 cm,2012



  马轲1970年生于山东淄博,作为学院派的“产物”,他也是沿着中国大多数油画家所走过的路成长起来的。孩提时代即展现出色的绘画天赋,此后顺利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98年他去非洲做了一年援助教师,回国后进入央美继续深造。从方法接受和技艺传承意义上讲,马轲甚至是这个时代所活跃的以平面图像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中为数不多的“正统”画家,但他却并不“主流”,显示出对绘画“当代性”的执着追问。马轲以自己“制造万物”的艺术责任感,在作品中诠释着他对世界、对时代的理解和思考,他绘画中呐喊的形象、粗野的线条、硬朗的轮廓都彰显了现代主义的整体气质,在他深暗色的主色调中,马、大海、阅读、呼喊或哭泣的人往往是不断出现的形象,马轲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熟练驾驭,传达出了他内心对“在当代”艺术的独特视角。


  艺术价格与市场价格不等,期待进一步推广

  迄今为止,马轲已经在艺术领域工作了近20年,但他的作品仅在朋友及收藏家这一很小众的圈子中为人熟知,在范围广大的中国当代艺术圈中,知道马轲名字的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这显然不是由于他在艺术上缺乏野心,而是因为他长期浸淫学院生活,过于关注自己绘画风格的演变,而疏于“自我推销”的结果。在2005年从央美研究生毕业后,马轲成为自由艺术家,他曾先后与三尚艺术空间、偏锋艺术空间等机构有过合作,目前马轲合作较多的画廊为站台中国,但马轲在参与展览和推销自我方面显得并不活跃,其重要的个展至今仅有两次,一次是2006年在上海美术馆的个展“马轲制造”,另一次是2012年在站台中国的个展“杯弓蛇影”。

  虽然马轲的艺术已趋于成熟,但由于市场的推广不足,导致其作品市场价位目前仍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价位。从站台中国和其作品在诸多艺博会的报价来看,其一件200X300cm的大尺幅油画新作的报价为50万元左右,而尺幅较小(如100x200cm)的油画作品报价则为15万元左右,这样的价格与同资历的成熟艺术家相比有一定差距。

  而马轲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变化则可明显看出市场推广对一个成熟艺术家的作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是从2005年开始火热,并至2011年时达到顶峰,之后进行调整。但马轲在二级市场上拍量的大增却仅仅出现在他有个展出现的年份,如2006年、2007年和2012年。当代市场趋于顶峰期的2009年至2011年,马轲的作品却很少见于二级市场,表现出与市场大趋势相逆的特性。在2013年苏富比(北京)的秋拍中,马轲作品《无题》拍出35.4万,成为马轲在二级市场中的最高成交价。

  投资建议

  总体来看马轲作品成交均价在这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趋于平稳,近年来略有提升,一二级市场中的作品价格都徘徊在10-20万元的稳定区间,保值性较佳。如果以后市场推广力度更强,应有一定升值空间。不过由于马轲作品个人风格强烈,并不是市场通用品,收藏还需根据购买者兴趣而定,抱投资心态的购买者还需谨慎。·

  梁远苇:特立独行的金色石榴


  石榴-作品图梁远苇 石榴-作品图

石榴-作品图梁远苇 石榴-作品图



  梁远苇,1977年生于西安,2004研究生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央美艺术小组N12中的代表性艺术家。她的媒介多样,但不论摄影、绘画及装置作品关注的都是每日生活里语言符号学意义上的美好与压抑的联结。与大多数女性艺术家不同,梁远苇的作品拒绝女性艺术家们特有的、理想的女性题材,而是关注对社会题材更广泛地探索,而她的实践对艺术技巧也有严格的要求。梁远苇的绘画综合了织锦花纹的视觉吸引力和美国极少主义的概念倾向,正是这些华丽的作品使她为人所知,而她最近的工作继续着对形式的探索,将她的视觉语汇扩大到了家用物品、折叠桌椅、电话、鞋子、钟表等等。除去这类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分析能力,梁远苇的绘画中被赋予的时间性让这些作品的获得了超越其优雅表象之外的魅力。

  梁远苇的作品很容易被简单归类为抽象,不过如果剥去其抽象的外壳,其作品更核心的或许是艺术家花费长时间“做”的过程。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姿态,甚至不是经验而是劳作,典型的要亲自弄脏自己的手艺术家的劳作。从这个角度来说,梁远苇的作品更具有观念性,但她的作品与纯粹的观念艺术相比区别在于她还继续纠结于视觉。

  作品厚度日渐提升,二级市场荣景可期

  与其他N12的艺术家相比,梁远苇的学院生涯更长,2006年才完全离开央美成为自由艺术家。而在当年,由于辞去了央美助教的工作,在经历了生活拮据、心情焦虑、课余带考前班后,她将自己的百余幅作品以10万元的价格一次性抛售给西班牙某画廊,开始成为自由艺术家。在进入一级市场后,梁远苇曾在2008-09年与Boers-li画廊有过短暂的合作,而从2010年起梁远苇开始与北京公社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期间举办了多次个展,并在北京公社的运作下,于2014年在伦敦佩斯举办了个展“弓象之间”,开始在国际市场中崭露头角。梁远苇作品目前在一级市场的价格约在10-30万之间,处于同龄艺术家的中上水准。而在国内,其藏家亦不在少数,诸如乌里·希克这样的大藏家都藏有梁远苇的作品。

  梁远苇作品在二级市场中仅有一次上拍纪录,即2011年香港苏富比上拍的2006年作品《生活的片断之五》,该作品属于梁远苇较早期之作,最终拍得22.5万元。由于样本太少,所以无法进行有效分析。

  总体来看,尽管创作涉足多种媒介,但设计专业出身的梁远苇在偏抽象的油画和纸本作品创作上最为熟稔、也最为外界认可,同时她的作品在近几年也也积累了一定的学术和市场关注,所以具有相对安全的保值、投资价值。二级市场方面,梁远苇的作品尚未见大量诸于拍场,不过其在一级市场表现良好,加之作品参加多项重要机构群展,观念与装饰性兼备,藏家多为圈内人士,二级市场的优秀表现只是时间问题。


(责编: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