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2015艺术市场预测:调整基调不变 画廊市场新生机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2-25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马学东

摘要: 从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周期来看,20世纪90年代到2003年可以看作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期,2003到2008年是市场增长期,2009到2011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爆发期,尽管在增长期和爆发期中间都经历过小的调整,但并未影...


      原标题:2015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预测:调整是主旋律

  温故才能知新,要预测201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究竟会如何发展,首先要了解中国艺术品市场目前所处的行情周期,其次要了解和把握201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情况。

  调整的基调不变

  从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周期来看,20世纪90年代到2003年可以看作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期,2003到2008年是市场增长期,2009到2011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爆发期,尽管在增长期和爆发期中间都经历过小的调整,但并未影响到市场向上增长的大势。2012年到2014年,国内艺术品市场经历一次较大调整期。若按拍卖季来算的话,这次调整期已经6个拍卖季,历时有三年。从时间的轴向上看,这个调整周期不可能在2015年结束,相反却会得到延续。因此从市场周期论观察,国内艺术品市场给出的预判答案是调整,它会是国内艺术品市场在2015年发展的基调。

  2014年国内艺术品市场行情的大数据也给出了201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调整期的佐证。2014年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额估计在380亿元,与2013年的438.07亿元的成交额相比有13.26%的下降,如果将香港、澳门、台湾三地市场的成交额计入在内,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成交额是623.77亿元,同比2013年的625.52亿元基本持平。从这两组数据可以清楚地比较出,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调整是比较明显的,而港澳台市场的成交相对比较稳定。

  画廊市场新生机

  2015年中国的画廊发展在市场的调整周期中也蕴含了新的变化与生机。经营当代艺术的画廊在经历过当代艺术市场2006到2008年的火爆期后,很多画廊的盈利时代算是告一段落。由于国内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真正互利共赢的签约代理机制未能完全建立,所以导致很多画廊其实缺少可持续经营的后劲。因此,很多画廊只能将眼光投向年轻艺术家,试图从他们当中挖掘到有潜质的新资源。近3年以来,除了画廊也出现了很多积极推广青年艺术家的平台和机构,这些机构和平台与画廊一起做起了青年艺术家价值的发现者。青年艺术家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为他们有创新性,有新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他们代表了未来,而当下中国开放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会给年轻的艺术家提供很多的创作灵感。年轻艺术家成为精英当代艺术画廊的“新大陆”。与经营当代艺术的画廊正处于低潮期不同,随着这两年市场的水墨热,经营中国当代书画的画廊大踏步地进入到赢利时代,尤其是山东的书画市场所带动的这波市场行情发轫根植的是新水墨和新工笔,但这两类作品的价值在学术上仍在确认中,对于很多画廊而言,在快速的增长期中如何把握经营的时机变得异常重要,同时还要注意到当代书画市场短期内投资的风险性正在提高。

  拍卖市场无异动

  国内艺术品市场整体行情很大程度要参照拍卖,而观察整体拍卖市场最核心的观察指标是关注中国近现代书画板块。近现代书画板块的交易额通常会占艺术品拍卖市场40%的比例,所以,2015年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的走势究竟怎样需要判断近现代书画市场板块的涨跌。2003到2005年以及2010和2011年市场两次的增长其实都是在近现代书画板块带动下发生的,而2003到2005年主要是由“海派”画家增长带动的近现代书画板块画家们的普涨,2010和2011年市场的“牛市”却是由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这几位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家精品带动的。而无论是2013年市场的黄胄作品热还是2014年的黄宾虹作品热都不可能带动整个近现代书画板块的行情。内地拍卖市场目前遭遇的最主要问题不是入场资金的缺乏,而是精品资源的匮乏。资本市场经常讲“现金为王”,艺术品市场则是“作品为王”。缺少近现代书画名家精品的支撑就不可能使市场行情产生异动。所以,有没有好的资源就成为2015年拍卖市场行情发展的关键。鉴于目前相对清淡的市场行情,卖方市场依然会持观望态度。

(责任编辑:魏婕)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