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政策中所述总规模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将重点支持处于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国家创投引导基金规模大幅提升必然会带来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及新兴产业。各地方先后设立天使引导基金,成倍撬动社会资本...
原标题:文化基金:“国资+私募” 时代到来
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总规模400亿元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在政策的推动下,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并成立专项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如火如荼。2015年将有更多国有机构出资参与到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代表的财政资金将一定程度上改善VC/PE(即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资本来源问题。
400亿元基金让小微企业收益
政策中所述总规模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将重点支持处于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获益最大的群体还是小微企业。将来运作这400亿元的基金公司就是日后投资小微企业的股东,基金公司会按照一定条件筛选一些具有潜力的创业型企业进行投资。
从小微企业自身来看,其投融资之路难上加难。以设计服务业为例,中关村工业设计产业协会秘书长谢勇表示,“设计企业是文化企业中轻资产的典型,目前多数小微设计企业在投融资上难度很大,主要是因为设计企业赖以生存的版权保护不力,加之版权估价难,客观上导致一些金融机构认为投资或贷款风险高,即便是设有小微文化企业贷款方向的银行,多数也对设计企业敬而远之。”
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纷纷设立
2014年5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成倍扩大中央财政新兴产业创投引导资金规模,加快设立国家新型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完善市场化运行长效机制,实现引导资金有效回收和滚动使用,破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国家创投引导基金规模大幅提升必然会带来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及新兴产业。此外,受此政策驱动作用,必然会带动和提升各级地方政府对创投引导基金支持的力度,这种乘数效应或更值得期待。同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天使投资。各省市地区相关政策也频出,鼓励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天使投资。各地方先后设立天使引导基金,成倍撬动社会资本。
运营效率和市场化水平待提升
一直以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均以“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作为其运作原则,但在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引导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并不完善,地方引导基金受到了主管部门管理运作水平和专业能力等制约,效果参差不齐。原因在于:与市场化运作的FOFs不同,引导基金其本质源于政府职能的延伸。引导基金在基金设立与筛选能力、投资策略限制、投后管理、激励机制以及退出方式等多方面均与市场化的FOFs存在较大差距。
相对于VC/PE市场规模,政府引导基金规模普遍偏小。据清科集团统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股权投资市场LP可投资本量共有8849.91亿美元,而政府引导基金的可投资本量为175.32亿美元,仅占总投资规模的2%。由此可见,我国政府设立的引导基金规模普遍偏小。此外,国内引导基金的主要来源为政府财政出资,仅有小部分有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参与,募资渠道狭窄。
在引导基金募资运作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引导基金的资金来源狭窄,专业水平偏低;其次引导基金的投资人地域性强,全国性、产业性投资人少。引导基金投资人主要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利益诉求复杂且限制条目繁多,协调困难,较难推动全国性的行业并购整合。此外,运营效率低,市场化水平较低。部分引导基金是由政府委托给一家国有公司或事业单位,负责引导基金的日常管理。政府在管理引导基金时,依旧沿用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导致投资效率低下或投资受个人主观影响较大,降低了基金的灵活性。
(本文部分数据来源于清科研究中心)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