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中外艺术市场形式和成熟度不同 “艺术周模式”难复制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3-29 来源:北京商报

摘要: 尽管近几年中国市场遭遇调整,但丝毫没有压抑中国买家大批量从国外往回搬东西的热情。那么,纽约亚洲艺术周为何如此火爆?国内是否可以引进这种博览会模式呢?


      原标题:“艺术周模式”国内缘何难复制

 
      第七届纽约亚洲艺术周已于近日结束,而围绕该艺术周的话题还在发酵。这个创办于2009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虽然还很年轻,却完全跻身于一线艺术博览会的行列,其惊人的成长速度以及拍品的规模,也使得全世界爱好者为之瞩目。尽管近几年中国市场遭遇调整,但丝毫没有压抑中国买家大批量从国外往回搬东西的热情。那么,纽约亚洲艺术周为何如此火爆?国内是否可以引进这种博览会模式呢?

      实际上,纽约亚洲艺术周的主要成果在于汇集了多位国际古董商、五家纽约拍卖行、博物馆以及亚洲文化机构,呈现的是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的藏品,而举办地为成熟的艺术品交易中心纽约曼哈顿。

      在北京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涛看来,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行征集的藏品是吸引藏家关键,尤其是安思远的专场拍卖会,生货、精品都成为该专场的代名词。

      而像安思远这类高端藏家,在国内是很少见的。季涛表示,国内藏家的年龄多以60左右为主,60岁以上并不多,而且藏家只进不出,在只见熟货、少见生货的情况下,市场表现力就不如国外;相较而言,国外藏家在90岁左右的年龄段也很多,代代相传就能保证藏品在一定周期后又出现在市场,这就形成藏家追捧的生货。但国外这种隔断的历史,在国内是不具备的。

      除了能保证市场的生货不断外,中外艺术市场的形式和成熟度也不同。季涛表示,中国艺术市场比较特殊,一级市场画廊与二级市场拍卖行是分割的,在北京,北京艺术周和春秋拍卖季都很火爆,但是二者相对独立,而欧美成熟的艺术市场是综合的。

      关税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季涛认为,中国艺术市场和资源的品牌度不如纽约和伦敦,艺术品入境与出境也相对复杂,中国不具备其他发达国家对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零税收优惠。而且由于藏品的运输问题,历来拍卖都讲究就地拍卖。


(责任编辑:魏婕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