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沉香市场风生水起 应如何投资?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5-13 来源:南方日报

摘要: 在沉香独有的特性之下,沉香市场也为之风生水起,越来越多商家将沉香工艺品推向市场,那么投资沉香制品,到底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如何投资?


  在沉香主产区的广东,每年也同样有一场吸引藏家目光的沉香拍卖会。去年12月由广东省沉香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全球精品沉香拍卖会上,现场应拍的“沉香王”,每一件无不让专家称赞叫绝:犀牛角、沉香扇、虫漏、树心油、江舟独钓、一鸣惊人……其中不乏上乘艺术品,以及出自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型特异的天然沉香珍品,不少珍品起拍价就在50万元乃至100万元级别。

  最终,起拍价为150万元的24号藏品《十八罗汉拜观音》以610万元成交,成为此次拍卖会的最高拍价,据悉,该藏品重量为1305克,产地为文莱。此外,重量约100克的芽庄沉水奇楠以100万元成交,重量为33克的奇楠《斋戒牌》以300万元成交。

  据统计,此届全球精品沉香拍卖会成交作品13件,成交总额2396万元,成交率52%。“这体现出这场香文化底蕴丰厚的沉香拍卖会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价值。”广东省沉香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今,天然沉香的价格涨势惊人,连续多年以超过30%的幅度增长,收藏级的沉香原料价格每公斤已经涨到百万元以上,而顶级沉香奇楠香的价格则高达每公斤千万元。与投资市场火爆相对应的是沉香供应的沉寂。事实上早在2000年,沉香就已经正式进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植物红色名录》。

  在业界看来,尽管沉香屡屡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但沉香价格仍处于历史低点,沉香自古仅为皇族贵胄所享有,像现代人这般较为容易地就能与沉香结缘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这也为沉香的市场提供了想象空间。

  方法论

  如何投资收藏沉香?

  在沉香独有的特性之下,沉香市场也为之风生水起,越来越多商家将沉香工艺品推向市场,那么投资沉香制品,到底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如何投资?行业专家介绍,在投资沉香制品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观其外观外貌,沉香属的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因受伤而产生的油脂,附着在木头上。不管沉香结油多寡,香和木之间有很明显的区别,真沉香手珠或把件都有明显的花纹,假沉香的外观几乎没什么变化,无浓淡之别,人工做上去的花纹极其一致,一看即假,而且一玩就掉色。

  其次,沉香是香中的极品,香味非同一般,或清新雅致,或高远悠扬,一般沉香的味道刚开始闻就觉得像某种熟悉的药味,闻沉香的味道主要的判断手段就是“钻”,真沉香的味道是沿着线丝状的路径钻到鼻子里去的,感觉是一阵一阵的。

  再次,好的沉香看起来好像有层油,但摸起来不脏手,手也不会沾油。如果是假货,做上去的油会在手上留下脏脏的印记。

  最后,真香用火烧一下就会发出清幽的香味,沉稳清神。如果是沉香手钏或把件等,可以用针烧热后去烫了闻,这样既可闻香又不破坏物件。

  此外,如果想要投资增值升值性比较强的沉香,要有两项准备。第一,首先确定自己有充足的大量的资金。因为顶级收藏沉香价格极为昂贵,而且长期持有等待出手才是较佳的投资方式。第二,一定要确定购买的渠道。对于沉香大投资商而言,有了资金,最主要的就是要确定从哪里购买。

  不过,面对鱼龙混杂的沉香市场,专家建议,沉香产品的实际价值和市场表现往往是不同步的,甚至与其艺术价值背道而驰。那么在投资收藏的时候应“以好不以贵”作为方向标,如何来评价好的标准,这就有赖于投资收藏者的艺术鉴赏水平。

  小知识

  宋代文人用香风格各异

  宋代文人盛行用香,生活中处处有香,其香文化是充满灵性的,富有诗意的,繁盛而不浮华,考究而不雕琢,是中国香文化真正的高峰和代表。

  正因为香料文化的流行与发达,宋代咏香诗文的成就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其数量之多令人惊叹,品质之高更使人不禁拍案。很多人写到香的作品有几十首以至上百首,其中也有许多文坛名家,如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这些灿烂的文辞既是当时香文化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香文化步入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宋词中频繁出现的“香”族词语,就从各方面展现了当时的流行风情。

  黄庭坚也曾以“江南帐中香”为题作诗赠苏轼,有“百炼香螺沈水,宝熏近出江南”。苏轼和之,有“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黄庭坚复答:“迎笑天香满袖,喜公新趁朝参。”“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史上也流传许多文人用香的轶事,同是焚香,却风格各异,多姿多彩,可谓烧出了个性,烧出了特色。

  韩熙载对花焚香,且花不同,香亦有别。林樨宜龙脑,兰宜四绝,含笑宜麝。

  徐铉喜月下焚香,常于庭院中焚烧自制的一种香,名之“伴月香”。

  梅询喜熏衣。晨起后先焚香熏衣,且要捏起袖口才出门,到办公处撒开衣袖,于是满室皆香。

  蔡京喜“无火之香”。常先在一侧房间焚香,香浓之后再卷起帘幕,便有香云飘涌而来。

  宋代宫廷用香量较大

  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宫廷生活较为节俭,但宋代宫廷焚香用香场合甚多,宋代宫廷焚香包括熏香、熏衣、祭祀、入药等,香药用量也很大。

  宋代宫廷焚香既单用沉香、龙脑、乳香、降真香等高档香药(常在祭祀中单焚香药),也使用配方考究的合香(如徽宗宫中“宣和御制香”,用沉香、龙脑、丁香等制成),宋代宫廷焚香用的炭饼亦由多种原料精工制作。

  宋代宫廷焚香已普遍应用于宫廷的各种祭祀活动。焚香用香过程当中,皇帝也常以香药赏赐诸臣后妃。真宗即多次以香药赐丁谓:“袭庆奉祀日,赐供乳香一百二十斤。在宫观密赐新香,动以百数,由是私门之沉、乳足用。”

  仁宗曾于嘉祐七年(1062年)十二月庚子,“再幸天章阁,召两府以下观瑞物十三种,各以金盘贮香药分赐之”。

  宋代宫廷及地方上的各类宴会、庆典都要用香,还常悬挂香球(即“薰球”,悬于空中,烟气飘散更为优美)。“凡国有大庆大宴”,“殿上陈锦绣帷帘,垂香球,设银香兽前镧槛内。”(《宋史·礼志》)

  南宋官贵之家常设“四司六局”(指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果子局、蜜饯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人员各有分工。“香药局”主要职责是熏香,负责“香球、火箱、香饼。听候索唤诸般奇香及醒酒汤药之类”。(《都城纪胜》)市民不论贫富,都可出钱雇请,帮忙打理筵席、庆典、丧葬等事。


(责任编辑:魏婕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