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拥有诱人的高收益,投资书画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这类“小众性”艺术品投资并不是给所有投资者都能带来收益,面对飞涨的价格和热闹的市场,更多的人一片茫然。那么,到底该如何投资书画,初涉书画市场需要注意什么...
原标题:书画投资:“钱袋子”与“脑瓜子”能否双赢?
房地产市场寒风劲吹,黄金市场让中国大妈欲哭无泪,股票市场仍然处在漫长的冬季,闻钱而动的资金如困兽奔突在路上。漫漫钱途,路在何方?韵味深远的意境、诱人的高收益,书画品让投资客看到了金色的曙光。业内专家指出,最近几年,书画投资的年收益率预计将保持在30%左右。正是因为拥有诱人的高收益,投资书画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这类“小众性”艺术品投资并不是给所有投资者都能带来收益,面对飞涨的价格和热闹的市场,更多的人一片茫然。那么,到底该如何投资书画,初涉书画市场需要注意什么,投资者应选择怎样的作品来作为投资对象?
书画市场迎来黄金时代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形势低迷,书画市场却初露春光。国际著名艺评家、香港云峰画苑董事长郭浩满表示,未来十年是中国当代书画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他认为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未来十年会是中国书画市场发展的“黄金十年”。他说,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中国书画艺术品经历了黄土价、铁价、铜价,目前处于黄金价和铜价交替的“黄铜时代”。以画虎闻名的冯大中的一幅画作当年也才几万元,如今每平方尺就要数十万元。
与之相应,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据中国艺术品资产共同市场秘书长、艺术金融博士徐永斌介绍说,在国际上,一般家庭会用5%—25%的净资产来购买艺术品,艺术品已经成为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元素。照此估算,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至少有6万亿的需求有待满足。在书画供应方面,中国老中青三代的书画家中具有市场价值、艺术定位的也就两三百名左右。这些书画家满足上述6万亿的艺术欣赏需求远远不够。
在中国当代书画市场,像何家英、王明明、冯大中、刘大为等画家的作品价格正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不过,这些艺术家们的作品可谓一纸难求,普通投资者可以把目光转向一些在市场出现不多、关注度不高的年轻书画家。
书画市场暗流涌动
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书画市场概莫能外。由于书画的特殊性,其投资风险远远大于其他品种。众所周知,书画板块目前是艺术品市场最大的热门品种,但赝品比例也最高。近日在《百家讲坛》开讲《写实徐悲鸿》的知名收藏专家吕立新在节目中谈到:近年拍场上的5000件徐悲鸿作品,仅有5%是真迹!换言之,只有250件是真迹,其他都是假的。在“赝品占八成”的书画拍卖市场,即便是老玩家有时也很难保证不失手,对新手而言无异于刀口舔血了!
在炙热的市场氛围下,尤需提倡理性投资,把风险摆在第一位,升值、赢利放在第二位,尤其对新入场的新手而言。否则你买了10件拍品,如果眼力不济的话,只有2件是真迹,8件假的,那2件真迹再如何升值,将来你也是赔钱的。如果碰上全是赝品,连翻身回本的机会都没有。只有先控制了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才有机会收藏到真品来升值赢利。在一个假画占80%的市场里,每一个买家都应该问一下自己:你有多大胜算?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