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行情持续低迷 当代艺术面临市场转型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7-16 来源:文物天地 作者:秋 水

摘要: 中国油画与当代艺术去年秋拍遭遇前所未有的平淡,行情低迷的态势依然如昨。更为严重的是,内地十余家公司庞大的拍品交易量所取得的成交额、单件作品成交价,远不抵香港苏富比、佳士得两家公司。


       原标题:行情持续低迷 当代艺术艰难转型


赵无极 1955年作 秋之舞 5948万港币  2014年香港苏富比秋拍

赵无极 1955年作 秋之舞 5948万港币  2014年香港苏富比秋拍


常玉 约1940-1950年作 盆中牡丹 5612万港币 2014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常玉 约1940-1950年作 盆中牡丹 5612万港币 2014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朱德群 1970-1971年作 第四○四号 3316万港币 2014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朱德群 1970-1971年作 第四○四号 3316万港币 2014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中国油画与当代艺术去年秋拍遭遇前所未有的平淡,行情低迷的态势依然如昨。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秋,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上拍9925件,同比减少1505件;成交5776件,同比减少791件;成交额为30.59亿元,同比下滑16.27%,环比下滑10.45%。”量减价低,成交额普降。


        更为严重的是,内地十余家公司庞大的拍品交易量所取得的成交额、单件作品成交价,远不抵香港苏富比、佳士得两家公司。京津塘地区上拍量占36.21%,成交额仅占24.4%;港澳台上拍量占26.75%,成交额却占54.98%。


       笔者十余年来持续观察这一板块的行情走势,始终认为,内地市场上的炒作泡沫最大,尤其是在当代艺术、写实油画以及青年艺术家作品方面更普遍。2012年以来行情步入调整期后,涉足油画与当代艺术的业内人士每年唱着高调,大谈回暖、前景利好一类企图鼓舞士气的积极之言,无奈市场积重难返,三年过去仍未见好转,下滑之势反而愈演愈烈。雅昌油画100指数显示,去年秋拍同比下滑40%。


       究其因,炒作的泡沫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地真正收藏油画与当代艺术的收藏者数量太少,长期缺失坚实基础。2003年艺术市场行情暴涨后,油画与当代艺术最先被投资资本盯上,经历2005-2008年的疯狂炒作,行情短期内就曾被拔到近现代书画、瓷器板块的同期水平。尽管基础收藏人群缺失,炒作者还利用表面风光的可疑数据搭建了一个金字塔的结构框架,利用表面鎏金的虚幻之光迷惑了相当投资者、投机者——大量艺术投资基金如雨后春笋,多以油画与当代艺术为主要投资品。2011年行情短暂回升时,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艺术投资基金吸引了不少拍卖公司的油画主管、画廊经纪人、行家投身其间。遗憾的是,如今,多数艺术基金被深度套牢。


       观念转变迫在眉睫


       油画与当代艺术曾经在炒作高峰时期进入纽约、伦敦艺术品拍卖市场,炒作者难以支撑国际市场炒作盘面所需的资金,退守中国市场。然而,就2014年秋拍香港、内地的实际情况看,既便中国市场也出现了炒作者大量退场的迹象,不少炒作鼎盛期的“大家”之作,失去资金面支撑,估价下调,依然流拍严重。


       有从业者认为,行情似近底部,未来市场的发展会逐渐与学术认可趋同。事实上会如此吗?


        对市场上流行的油画与当代艺术作品,是否存在客观的、学术水准较高的学术研究,以及具有说服力的艺术批评?迄今为止,国内尚无一个以公正、客观而知名的学术研究机构,甚至是独立的研究学者。市场化二十余年来,油画与当代艺术缺少最基本的发展史研究,更缺少对重要艺术家、艺术群体个案的学术研究。近年来出版的三四种中国油画史、当代艺术史,多数出自个人之手,其执着精神令人尊敬,但是这些著作的一个共同点是:对在世艺术家特别是作品活跃于市场上的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缺少客观的批评,大量呈现的是平铺直叙的叙述,以及对画家展览、作品的罗列,有的著作连画家代表作品的解读都不清楚。


       艺术研究者、评论者为市场、画家、艺术机构、中介“绑架”,大量评论文章失去了学术生命,唯一存在的是替艺术家作品找到合情合理的存在方式,只有誉美之词,缺乏批评创见。指望在这样的学术批评环境下产生的学术研究、美术史定位,能够指引收藏者的价值判断,无疑自欺欺人。


       另外,近十年来的市场化进程中,夹杂了太多的泥沙,大量不具收藏价值的拍品被当作了艺术品,大量无艺术创见的画者被当成了艺术家,包装、展览、出版、炒作、交易,降低了可信度,吓退了欲涉足的收藏者。


       行情的底在哪里?如果让上述三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底自然呈现。这恰恰是投资者、投机者不愿看到的。


       对于看清事实的收藏者而言,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至关重要,毕竟市场一直存在,机会仍在,关键是选择、判断的标准对不对。


宋韧 肖锋 1973-1974年作 白求恩 690万元 2014年北京保利秋拍


宋韧 肖锋 1973-1974年作 白求恩 690万元 2014年北京保利秋拍


黄冠余 1978年作 七月 171.1万元 2014年北京苏富比秋拍

黄冠余 1978年作 七月 171.1万元 2014年北京苏富比秋拍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