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工艺品山寨基地大芬村背后的故事
摘要:
大芬村就是整个国内艺术工业未来的缩影,大芬村的成败将预示国内艺术工业的成败,因为大芬村代表国内艺术工业的最高成就,当然这个最高的成就并非农民造飞机式的浮夸风,而是大芬村油画流水线和艺术工业化。
原标题:警惕!大芬村式农民造飞机
导读:在大芬村提倡艺术,就等于在农村煽动农民去造飞机,飞机的影子还没摸着,连地都荒废了,农民就这样饿死了。在艺术区搞美术馆推广艺术等于在农村推广造飞机,艺术的影子都还没摸着,画家就饿死了。大量艺术区就在浮夸风式的农民造飞机行动中,搞死了一批又一批画家。
大芬村就是整个国内艺术工业未来的缩影,大芬村的成败将预示国内艺术工业的成败,因为大芬村代表国内艺术工业的最高成就,当然这个最高的成就并非农民造飞机式的浮夸风,而是大芬村油画流水线和艺术工业化。
大芬村浓缩了国内艺术工业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境,从对大芬村的分析中,可以管窥中国艺术工业的原貌。
我很喜欢大芬村,因为大芬村为艺术家提供的基础服务非常全面,包括制作画框、购买艺术材料和艺术物流等非常便利。我经常都要去大芬村购买绘画材料。虽然我认识的在大芬村混的朋友不超过10个,但也经常从朋友和媒体中听到大芬村的各种故事。
经常听到的故事就是大芬村画工泪奔离开大芬村,回乡下耕田。笔者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大芬村的文章,这次又有兴趣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大芬村做一些学术分析。本文是笔者《大芬村三部曲》的第二篇。
1,山寨作坊,低等智力手工劳动力密集工坊
你一提深圳艺术,很多人就想到手工美术工艺品山寨基地大芬村。
大芬村是干什么?大芬村是一个山寨作坊,和低等智力手工劳动力密集的工坊,在大芬村有上万个手工绘画工人。
而且大芬村的绘画工人90%以上文化程度比较低,没有经过普通高等教育,也没有经过专业的绘画基础训练和美术理论教育。你去大芬村逛那么一圈,大芬村的海量油画大多连最基本的绘画规范都没有达到。
大芬村的画廊经营者大部分是画工出身,文化教育程度也很低,这点正是大芬村的死穴。
当世博会主推大芬村的山寨作坊和血汗作坊模式来代表深圳文化的时候,显然是放大了深圳的山寨工厂和血汗工厂的负面形象。
大芬村的最大发明,就是对手工油画绘制过程进行流水线作业的工业化改造。以前由一个人绘制一幅油画的生产过程,在大芬村变成由50个人分工流水线作业式绘制生产。
大芬村把本来就是农业文明形态的低等智力的手工绘画,分解成更加低等智力的工业流水线作业,完全没有接受过绘画教育的农民工,经过短期培训几十天之后,就可以加入这个绘画流水线作业。
大芬村令世人明白一个道理,所谓的艺术大师干的活,其实就是工厂中的农民工干的一样的活,起源于农业文明的绘画本来就没有多少价值。
深圳人要感谢大芬村,大芬村令艺术界的江湖骗子们在深圳无法行骗。大多挂着大师名头的江湖书画家的水平,还真不如大芬村的普通画工。
2,忽悠画家去搞艺术,就如忽悠农民去造飞机
在大芬村提倡艺术,就等于在农村煽动农民去造飞机,飞机的影子还没摸着,连地都荒废了,农民就这样饿死了。
在手工劳动力密集的工厂煽动工人去搞量子力学,基本的物理书都没看懂,工厂就破产了,工人也就饿死了。
在艺术区搞美术馆推广艺术等于在农村推广造飞机,艺术的影子都还没摸着,一批又一批的画家就饿死了。大量艺术区就在浮夸风式的农民造飞机行动中给搞死了。
一些美术馆自从盖起来后就几乎是荒废的楼,个别美术馆甚至一直废弃到发霉了。一些美术馆设计山寨国外建筑,但这些山寨建筑摆在中国,就很像陵园,甚至一些美术馆也比陵园还要冷清。
美术馆是搞死一些艺术区的最直接的一个原因。比如大芬村,大芬村的画工和画廊老板只具备山寨和复制能力,并不具备创造能力,更加不要说高级创新了。
大芬村给世界艺术的冲击就是把艺术还原成一种低等智力的手工劳动力,而这正是绘画的本质。
绘画一直就是人类社会的低等智力劳动力,没有一天高等智力过,而现在绘画已经沦为社会的最低等智力劳动力之一。由于美院招生分数最低,大量考不上大学的差生转学美术,所以毕业后的画家也是社会中综合智力比较低的群体,而普通大学的高等智力学生毕业后成为社会普通公民,这也说明,艺术家综合智力低于社会普通公民。
如果把人类的低等智力劳动力包装成人类最高贵的文化形态,这很显然违背了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把名家书画炒上天价,肯定是违背普世价值的,因为名家本身就是社会低等智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名家书画价格泡沫破灭,这是必然的。
3,大芬村卖的不是画,而是装饰材料
从包豪斯的概念来说,绘画只是建筑的装饰品和附庸品,所以大芬村的初始定位很正确,大芬村画的就是建筑装饰材料,大芬村卖的也是建筑装饰材料。
大芬村是靠低等智力手工劳动力密集工坊的商业模式,以低廉的劳动力复制手工油画这种建筑装饰品起家的,大芬村画商的财富积累就是这样得来。
大芬村的低等智力手工劳动力密集工坊商业模式,与深圳早期大量的低等智力手工劳动力密集工厂的商业模式一样,低廉的手工劳动力才是大芬村的优势。
但现在大芬村的优势已经给更加低廉的内地城市和越南等更加贫穷落后的国家所取代了。这些年来,大芬村在不断动荡中,未来大芬村模式肯定是会慢慢扩散到全国。未来10年的农村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山寨油画。
大芬村的油画计价模式是完全没有泡沫的,按照工作时间来计价。一般画家的工作报酬低到5~10元一张,一个画家一天画100张就有500~1000元的收入,勤奋的画家一个月有好几万的收入,已经算是高收入了。这就是原创油画的真实价值,包含利润几十元一幅。
很多人问我画院院长、美院教授这些名家字画的真实价格,我一般回答国画书法几十元一幅,油画几百元一幅。广州、深圳很多博览会现场和大芬村地铁口都有画院院长、美院教授这些名家字画拍卖,最低带装裱几十元一张,质量不错的带装裱可以卖到几百元。
有些中国乡村全村男女老幼都是画家,比如画虎村,全村男女老幼都画老虎,价格低的一幅也就几十元。
人类美术的本质就是装饰材料,也就是民间说的糊墙材料。所以,不要把美术的价值恶意拔高,那是违背人类普世价值的。
4,画商压榨画工,房东压榨画商
大芬村的起伏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商业模式的失败。大芬村这种靠短期租赁关系为主的小商品市场模式,最终肥起来的永远都是大芬村的地主房东。
画家如农民工,画商如包工头,房东如地主,以国人的劣根性,房东地主肯定会压榨包工头和农民工的。
大芬村整体最缺乏的是商业道德,画商之间你死我活地残酷竞争,村民以房租的方式要榨干画商和画家的利润。大芬村房租已经高到每平方月租500再加每平方1万的喝茶签字费。
画商压榨画工,房东地主压榨画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恶性竞争,宁愿斗个你死我活的,也不会拉起手来把事情做大。
5,大芬村去掉浮夸风,回归小商品市场
去掉那些厚廉无耻的艺术原创,去掉那些浮夸风的艺术产业,去掉那些你死我活的勾心斗角,去掉那些海市蜃楼的暴富幻想,去掉那些庞氏骗局的艺术天价诈骗。大芬村会回归到一个装饰和工艺品类型的小商品市场。
当农民踏踏实实愿劳愿怨地耕田的时候,大芬村就健康了,虽然不是以前的假大空、浮夸风、虚荣和泡沫的大芬村。
说个笑话,大芬村有2种画法,一种山寨,就是复制名画。另一种叫原创,就是画照片。文博会来了之后,开始提倡原创,就是画照片。
大芬村的画照片和宋庄798的画照片还是有差距的,宋庄798的还会请人把照片用图像处理软件PS滤镜一下再对着画,大芬村连最基础的图像处理软件PS都不会,原原本本地画照片。
6,艺术是一个美丽的泡影
一切都是月亮的错,月色虽然很美,但最终只是水中的泡影。从大芬村、宋庄到798,艺术只是一个残酷的陷阱和美丽的泡影。多少画家为它流离失所,多少画家为它妻离子散。
画工就是绘画工人,和农民工一样是社会底层群体,这个群体踏踏实实愿劳愿怨为社会民众普及艺术做出贡献,画工群体值得我们的尊重。
但是有一些江湖艺术家则是社会中的忽悠群体,他们从不考虑为社会做出贡献,只想不劳而获和幻想一夜暴富。
美院的大跃进扩招是艺术工业整体恶化的根源之一,美院每年培养出几十万的绘画个人,但人类社会并不需要这么多绘画工人。
当然,以前的大芬村是有它的价值的,笔者2009年的文章中有分析,那就是美术工业化改造的萌芽。
中国历史上成功的书画家大都是非富即贵的诸侯将相地主之类,他们富得流油,吃饱饭没事干,他们可以花一辈子时间去研究艺术,而且不求经济回报。
忽悠吃不饱饭的画家去搞艺术,那等于害了画家。宋庄艺术区就害了一批又一批的画家。
人类历史给画家的定位就是装饰工人,画家就应该老老实实地画装饰画,卖装饰画。等你混成了富豪,富得流油,吃饱饭没事干了,你就可以花一辈子时间去研究艺术,不求经济回报了。
人总的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画家的成功率确实就是万中无一。一个时代以20年来计算,一个时代出现有几百万个画家,一个时代过去了,能留下来的成功画家也就几百人,画家的成功率就是万分之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