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股市震荡影响艺术市场 市场反应10月见分晓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8-29 来源:艺术新闻中文版 作者:刘亦嫄

摘要: 中国的资本市场并不是财富人群的主要收入来源,即使中国资本市场崩盘,财富人群依然有大量的资产要花在购买艺术品上。


      原标题:“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崩塌,中国艺术市场会否走上日本旧路?


       当人们还在讨论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是否会复制1987年的股灾和8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时,谁也没想到8月25日,上证综指跌破3000点,连续四天下跌共22%,创造了自1996年以来开始最大跌幅。中国股市的震荡也影响到全球艺术市场,中国的艺术市场是否会经历1989年日本曾经历过的艺术市场衰退?国内外的艺术市场从业者和分析师带来了不同角度的见解和预测。

▲  8月25日,上证综指跌破3000点,创造了自1996年以来开始最大跌幅

▲  8月25日,上证综指跌破3000点,创造了自1996年以来开始最大跌幅

       8月25日,上证综指跌破3000点,连续四天下跌共22%,创造了自1996年以来开始最大跌幅。当人们还在讨论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是否会复制1987年的股灾和8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时,谁也没想到星期二的中国股市会如此收市。


▲ 8月24日全球股市市场情况(图片来源:Bloomberg)

▲ 8月24日全球股市市场情况(图片来源:Bloomberg)

       对于中国本土艺术市场来说,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和股市崩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之前有许多媒体报道称,分析艺术品市场和股票是呈负相关的走势,股市差,艺术品拍卖市场就会出现上涨。美国艺术记者Marion Maneker在两周前为Art Market Monitor网站撰文讨论中国股市和艺术品市场的关系时也乐观地指出,中国的资本市场并不是财富人群的主要收入来源,即使中国资本市场崩盘,财富人群依然有大量的资产要花在购买艺术品上。一位中国藏家也持有同样观点,认为“艺术品市场本身就是为最有钱阶级服务的,对于他们来讲,这是一个更好的投资艺术品的时间。”

▲ 藏家刘益谦于8月25日在微信朋友圈表达对艺术市场的支持

▲ 藏家刘益谦于8月25日在微信朋友圈表达对艺术市场的支持

       但市场是否也会这样反应还是一个未知数。7月,Artnet公布2015年第一,二季度的全球艺术拍卖市场报告,里面提到同比2014年,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艺术品销售总额从22亿美元下降至15亿美元,跌幅达30%。同月,内地股市开始经历“断崖式”下跌,而这时正值内地春拍,拍卖行的业绩比预期惨淡许多。“收尾款是所有拍卖行在今年春拍遇到的最大问题,部分拍卖行只收回不到一半的款项。 股市崩盘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将会非常大,艺术品的流通性会变的很差” 一位专注于二级市场交易的艺术品交易商说。“秋拍征集作品和寻找买家都会变得非常困难,”一位拍卖行业内人士在评论周二的股市崩盘时说。

曾经多次把镜头瞄准全球股灾后众生态的摄影师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在20世纪末拍摄的《纽约证券交易所》(1991)

▲  曾经多次把镜头瞄准全球股灾后众生态的摄影师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在20世纪末拍摄的《纽约证券交易所》(1991)

       中国艺术市场会否会重走日本旧路? 

      早在上个月,艺术网站Artsy的编辑Alexander Forbes就曾根据7月中国股市暴跌撰文,中国股市的震荡将影响全球艺术市场,文中他指出中国的艺术市场正在经历1989年日本曾经历过的艺术市场崩盘。

       中国藏家近年来的购买势头似乎正在重复日本藏家的旧路,仅在今年5月,三位中国买家在同一场纽约苏富比的夜拍中,就花费了1.16亿美元购买艺术品:万达集团以2040万美元购得莫奈的作品《睡莲池与玫瑰》(Bassin aux Nympheas les Rosiers),媒体大亨王中军以2990万美元拍得毕加索的作品《盘发髻女子坐像》(Femme au Chignon un Fauteuil),还有一位未透露姓名的中国买家以6630万美元购得梵高的《阿里斯康道路》(L’allee des Alyscamps)。

▲ 在今年5月苏富比夜拍中被匿名中国藏家购得的梵高作品《阿里斯康道路》

▲ 在今年5月苏富比夜拍中被匿名中国藏家购得的梵高作品《阿里斯康道路》

       反观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1987年,梵高的作品《向日葵》(Sunflowers) 以3990万美元的价格被日本Yasuda Marine & Fire 保险公司购得,成为当时最贵的油画作品。1990年。日本商人齐藤了英(Ryoei Saito)更是再次创造了一个拍卖纪录,以8250万美元购得梵高的《加歇医生肖像》(Portrait of Dr. Gachet)。 日本藏家成为西方印象派最大的购买群体,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崩塌,也造成了西方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的拍卖市场下滑。当时任苏富比印象派和现代艺术部门的负责人David Nash就在采访中说“已经很难夸张地去描述日本买家对1987年到1990年西方艺术市场的影响(似乎所有的叙述都是真实的)。”

《加歇医生肖像》

▲ 日本商人齐藤了英在1990年以8250万美元购得梵高作品《加歇医生肖像》

       不过相较于日本买家对西方印象派艺术市场的主导影响,中国内地买家在近两年才开始慢慢进入西方艺术品的拍卖市场,对于整个西方拍卖市场的影响还没有那么明显。同时,现在的艺术品市场更加多样化和稳定,来自美国和中东的买家也拥有非常强的购买力。 花旗银行私人银行的艺术咨询和金融部负责人Suzanne Gyorgy在接受美国CNBC采访中说“上世纪80年代末的市场远要小于今天,日本买家是那时唯一(非西方)的买家,而现在我们有来自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和欧洲的买家,其中一部分人走了,会有其他人顶上。” 但全球艺术市场到底会如何反应,还要等到10月开始的秋拍才见分晓。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