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新加坡想要成为东南亚文化艺术重地的野心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12-02 来源:一财网 作者:钱梦妮

摘要: 对于建国只有半个世纪、总人口约550万的新加坡来说,想要梳理近现代历史中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也许并不是很难,但要把地域范围扩大到整个东南亚,这就显示了其想要成为东南亚文化艺术重地的野心。


       原标题:新加坡的艺术野心(图)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东南亚展馆


东南亚展馆


新加坡展馆


 新加坡展馆


中庭


中庭


  近日开幕的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拥有一个别致的入口。它像亚洲传统建筑的屋顶那样,从屋脊垂下漂亮的巨型弧面,而特殊材料显现出热带地区常见的竹编效果。

  两边的古典主义建筑是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历史建筑,那时新加坡还未建国,这块“英属海峡殖民地”半岛上,两座宏伟的建筑象征着大英帝国的皇权。其中一座是政府大楼,扁平长方形的立面前立着一排石柱,1945年日本在这里向英国正式投降。紧邻它带有穹顶的建筑则是曾经的高等法院。

  这两座在历史上举足轻重地位的建筑,周围环绕着全球各大金融机构所在的摩天写字楼——而在十年前,政府决定将已经闲置的两者重新改建,变为新加坡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Singapore)。这个新成立的艺术机构主要针对从18世纪时起到20世纪后期的本土及东南亚现代艺术,换句话说,它的建立等于在强调历史的新加坡国家博物馆(Singapore National Museum)和主攻当代艺术的新加坡美术馆(Singapore Art Museum)之上,进一步填补新加坡甚至该地区的文化艺术空缺。

  改建工程浩大,耗资5.3亿新币(约合23.8亿人民币),由法国建筑公司Studio Milou主导,总楼面面积6.4万平方米,堪称新加坡和本区域规模最大的视觉艺术机构。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专注于展示和研究东南亚地区现代艺术史的国家级艺术机构。

  除了入口之外,建筑外观基本没有变动,但内部却创造性地做了一半保留、一半重新建造,这也让整个空间变得颇具新意。比如,曾经的法庭变成了展厅,法官端坐的高大座椅、犯人站立的围栏台、二楼的旁观席一应具在,只不过陈列的玻璃展柜里是手稿与历史文献。办公大厅变成大展厅,显示权威的半圆穹顶装饰底下端坐着一座19世纪初印尼艺术家的雕塑。甚至连几个曾经关押囚犯的临时牢房都被保留了下来。

  有意思的是,若想从美术馆公众区域前往办公区域,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粉刷干净、打上暖光灯的铁栏杆门以及原样保存下来的蹲式抽水马桶。


语文课,蔡名智,油画,1959语文课,蔡名智,油画,1959


语文课,蔡名智,油画,1959语文课,蔡名智,油画,1959


  找寻身份认知的漫漫长路

  “新加坡的国家历史非常短暂,只有50年,可是许多艺术可以直接追溯到19世纪。这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加坡艺术都与周围其他国家地区息息相关,离不开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大背景。”国家美术馆馆长陈维德(Eugene Tan)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这样说。

  “我以前在去其他国家的时候,发现它们都有对艺术历史做梳理的艺术机构,而新加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世界忽略,包括东南亚地区的艺术也基本上知者甚少。当然世界各地的双年展或是重要大展上也能零星看到一些,但毕竟不是从本土的角度来完整梳理。”他说。

  作为新艺术机构的开馆展,共有近1000件展品按照年代顺序以及不同主题,以常设展的形式陈列,分别从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新加坡与东南亚地区现代艺术发展历史,希望通过展示本土艺术史,建立与世界其他地区在文化艺术上的联系。其中,“DBS新加坡展馆”着重于新加坡艺术从19世纪开端到20世纪晚期的深度权威研究,“UOB东南亚展馆”则把视野拓宽到整个东南亚周边地区,凭借数十个国家之间较为相似的历史背景,试图对该地区的现代艺术进行一番叙述。

  新加坡部分的题目为一句马来语“Siapa Nama Kamu?”,意为“你叫什么名字”。它源自展览当中一幅由新加坡艺术家蔡名智(Chua Mia Tee)在1959年新加坡建国时创作的油画《语文课》,画上一位年轻少年站在课堂上朗诵课本,而讲台黑板上则用粉笔字写着这句话。过去和现在,它都揭示了新加坡的重要议题,即身份认知。

  这部分的展览总共有400件展品,描述了本土艺术家自19世纪以来如何应对多重价值观、思想与社会势力的复杂现实。展览位于原市政厅大楼,有六个小主题,分别是“热带装饰”“南洋遐思”“关注现实”“新语言”“传统变形”“漂泊的根基”。它们各自展示了20世纪早期视觉艺术的发展、30年代南洋派艺术家的出现、60年代新加坡文化身份问题思考,以及80年代对先锋艺术的尝试。部分内容将随着对新加坡艺术史研究的深入,而做出阶段性的更新。

  相较而言,位于原高等法院建筑里的东南亚馆部分则显得较为庞杂。约400件作品里面有一部分来自其他国家或区域的机构馆藏或私人收藏——很多地方由于战乱或是政治动荡,艺术系统并不完整,因此在进行各国重要艺术家评判与代表作品追踪时尤其困难。

新加坡河的绝对之网,装置,Teo Eng Seng新加坡河的绝对之网,装置,Teo Eng Seng


新加坡河的绝对之网,装置,Teo Eng Seng新加坡河的绝对之网,装置,Teo Eng Seng

上一页12下一页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