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天,在西方最著名、最有价值的两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分别是艾未未和曾梵志。虽然随着全球化的日渐深入,艺术市场双向交流愈趋频繁,但仍需要长期稳步的努力与对话。西方艺术家的光芒四射得益于拍卖公司的国际化发展蓝...
在曾梵志成为世界市场中最受重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前,直到2000年,他的作品也只是被西方收藏家所收藏。从2005年起,中国台湾、香港以及新 加坡的收藏家对他作品的收藏 需求也扩大了。在那个时期,曾梵志曾在香港汉雅轩画廊展出,此画廊的认可度非常高,由此策展人张颂仁也被视为目光独到的先驱者。从2005年12月起,他 的作品就价格开始飞速提升,价格有时会达到估价的十倍。例如,2007年5月在香港,曾梵志首次取得百万美元的拍卖成绩( 最低估价的12倍)。次月,在伦敦拍出的另一幅百万拍品证实了他的作品在海外获得的成功。其后他的作品拍卖价格始终稳定于百万级别以上。
2007年,艾未未在西方市场崭露头角,其作品在德国卡塞尔第12届文献展中展出。将1001名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层的中国人带到文献大展上,艾未 未彰显了自己的才智。作为一名长久处在中国市场边缘的,持有不同于当局政见的艺术家,艾未未一直受到西方艺术活跃者的维护,特别是在2011年,时代周刊 将他选为“2011 风云人物”,大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也坚决地表达了对他的支持。现在他的作品被纳入当代艺术舞台最受追捧的一类。 在伦敦(占据艾未未拍卖市场的63%份额)和纽约的公共拍卖中,他的作品被争相抢夺。2015 年,他又创造了三次拍卖纪录,其中最重要的由《十二生肖兽首镀金雕塑》夺得,该作品在去年6 月以超过540 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这个作品表现了中国的十二生肖, 他的灵感来源于北京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喷泉时钟,而圆明园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为了完成这项作品,艾未未根据现存的七个原作进行创作,并想象出缺失的5个兽首。2011年5月,十二兽首的临时居所被揭露— 纽约,随后此作品在美国,欧洲,亚洲陆续开始巡展。某种意义上,他在西方的成功使他的价值在中国也得到确认,特别是在香港,去年10月他曾在香港拍卖市场 中创造了两项他的个人拍卖纪录。《中国地图》以超过150万美元成交,《永久自行车》以73万美元成交。
2009年伦敦的群展之后,贾蔼力的作品于2010年4月5日首次登上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专拍,上拍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刻准备着》 以最高估价4 倍的价格拍出(预估金额介于35 万至45 万港元之间,最终成交金额含佣金为194 万港元,约合25万美元)。首次上拍不但获得空前的胜利,贾蔼力此后在公众拍卖市的作品价格更是场扶摇直上。 2015年度在全球所实现的拍卖总成交额为582 万美元,并以整体低至10% 流拍率的优异成绩驰骋拍场(同年艺术市场整体平均流拍率为38%),这是少数中国艺术家能够实现的纪录。
贾蔼力 年轻的行者 布面油画 170 × 150 cm 2010年作 中国嘉德2014春拍 成交价 RMB 4,600,000
2014及2015年更是贾蔼力成果丰硕的一年。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期间,贾蔼力受法国首富、拥有全球营业额 最高的佳士得拍卖行的弗朗索瓦·皮诺 (Fran?ois Pinault)之邀,于格拉西宫戏 剧院举办个展。就拍卖市场表现,先让我们回到2014 年10 月5 日的香港 苏富比《亚洲艺术晚间拍卖》夜拍场, 贾蔼力以一件在2009年创作的布面油画作品《疯景1号》 ,让他跨进百万美元俱乐部。苏富比信心满满地将这件作品的预估金额定于40 万至50 万美元之间(320万至400万港元),最后以最高预估金额三倍的价格成交(含佣金1,180万港元成交,约合151万美元)。 2015年,他再次在香港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夜拍专场,以作品《早安,世界》打破了自己在2014年实现的个人最高纪录(含佣金1,328万港元, 约合171万美元)。
除了香港,贾蔼力在作为东西当代艺术市场战略中心─伦敦的表现,也值得关注:他的绘画作品分别于 2014、2015 出现在伦敦苏富比春拍及秋拍拍场上,四次上拍皆交易成功,作品成交金额介于35万至100万美元之间。他在伦敦最高成交纪录为2009 年创作的绘画作品《无题》(Untitled),此作品于2014年10月17日以108 万美元(含佣金,67.45 万英镑)拍出,这也是他的作品首次成功地在海外市场跨过标志性的百万美元门槛。
一直受佩斯画廊支持的仇晓飞经过2012、2013年的沉寂之后,2014、2015年的市场表现令人惊艳。他在2015年公众拍卖市场所实现的总 成交额达到136万美元,相较于2012年(7.9万美元)及2013年(15万美元)呈现十倍数增长的爆发力。然而,他在西方艺术市场的表现平平,但仍 值得期待。在欧美公众拍卖市场首次见到仇晓飞作品是在2008 年,首次是当年2月的伦敦菲力普斯上拍油画作品《Photo Album》,便以13,642美元(含佣金,6,875英镑)的价格成功拍出。紧接着在3月的纽约苏富比,以两件于2003年创作的油画作品《Film Projection》、《Untitled No.2》上拍,其中只有《Film Projection》 以7.3 万美元( 含佣金) 的价格成交。之后近七年的时间,在欧美拍场上不再见过仇晓飞的作品,一直到2015年10月的巴黎Cornette de Saint Cyr 拍卖行上拍了一件《无题》(Sans Titre)油画作品,却惨遭流拍的命运。
仇晓飞 看眼睛 布面油画 200×200cm 2009年作 中国嘉德2015春拍 成交价 RMB 2,070,000
仇晓飞在佩斯画廊的展览主要是在北京展出。但是2015年出现了一些改变,仇晓飞成为佩斯在2015年10月14日至18日在伦敦Frieze艺博 会展览期间展出艺术家之一。目前纽约佩斯也正在规划仇晓飞2016年的展览。在新一年他在佩斯画廊的表现是否会直接影响他的全球市场表现,值得期盼。
除了上述几位艺术市场的明星之外,其他中国艺术家,尽管目前影响力不大,但也开始渐渐进入了西方市场。他们分别是:姜国芳(12% 的市场在国外),王衍成(26%的市场在国外),叶永青(9%的市场在国外),更年轻的一代有,于洪(4.5% 的市场在美国),段建宇(7.7%的市场在法国),李天炳(42%的市场在美国)。这些艺术家不仅取得了不错的拍卖价格,他们的创作工作往往也扎根于西方 市场。
段建宇 艺术女神刚刚醒来 布面油画 181×217 cm 2011年作 中国嘉德2015秋拍 成交价 RMB1,437,500
王光乐 寿漆091117 布面丙烯 180×160.5 cm 2009年作 中国嘉德2015春拍 成交价 RMB1,380,000
虽然随着全球化的日渐深入,艺术市场双向交流愈趋频繁,但仍需要长期稳步的努力与对话。西方艺术家的光芒四射得益于拍卖公司的国际化发展蓝图,而中国艺术家要想在西方大放异彩,则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艺廊、经理人、收藏家还有西方博物馆的选择。
(责任编辑:小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