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金银首饰商会昨透露:9~10月广东珠宝销售同比增幅不足15%
目前,珠宝市场出现了冷暖两重天的走势,少数品种、顶级珠宝依然一价难求,多数中低档产品交易中仍在跌价。
昨日,省金银首饰商会统计显示:翡翠、钻石等主流大类的总交易量较去年同期仍有20%~40%的下跌;销售增长占比不足1.5成。市场炒作资金大量流出珠宝市场,部分资金集中到了顶级翡翠、琥珀、南红(红色玛瑙)等少数几个品种上。
记者近两周走访市场了解到:广东珠宝市场的交易依然冷清。
传统品种
钻石同比减20%~40%
按照省金银首饰商会的数据:9~10月,主流珠宝品种交易量跌幅明显,其中钻石的跌幅约在20%~40%,而中低档宝石,比如水晶、珍珠等,销量跌幅高达30%~40%。
业内人士推测这是改革开放后广东珠宝行业遇到的“新低”,行业遇瓶颈。
新兴品种
碧玺、祖母绿价、量翻倍
与老品种重挫不同,部分新入市珠宝,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追捧。其中的碧玺市场稳步走高,从广地珠宝、正佳广场、光明广场等几家广东商家的统计数字来看,其9~10月交易量仍较去年同期上升了85%~150%。
在此影响下,碧玺的价格不断上升,每克拉价格达到了2000~5000元,约是两年前的2.5倍。此外祖母绿后发制人,十一长假期间交易红火,与碧玺类似。除此之外,中国土产的金丝玉、南红玛瑙也受到了市场资金的追捧。
部分企业
网络销售增10%
于是,对于经营中低档珠宝的商家,网络销售变成了弱市生存的救命稻草。2013年,番禺、东莞若干家企业的网络销售量升至10%,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过去两年。而这个“光棍节”的前夕,广州部分珠宝老板的网上销售额已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3~4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