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无论艺术是表现外部世界,还是表达内在,它总归根植于艺术创作者内心的书写。所以要获得内心自由的关键,是要能在对抗它者和与它者相处中取得平衡。
艺术正在失去它的自由性。这点可能多数人都会认同。体制是一个抽象而笼统的概念,它包含了很多东西。比如,意识形态;比如,消费主义,则是另一种意识形态;比如全球化带来了强大的大众化力量;再比如市场;比如,艺术批评;比如,收藏机构、收藏家。其实无论哪一方面。体制是它者。时代越进步,技术主义越发达,它者的力量越强,我们要保持独立的个人感受的能力就越受到挑战。而恰恰,无论艺术是表现外部世界,还是表达内在,它总归根植于艺术创作者内心的书写。所以要获得内心自由的关键,是要能在对抗它者和与它者相处中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自由的尺度”的一层意思。
水天中先生说,水墨画进入21世纪了,不是因为水墨画的长寿,而是因为现存的一切艺术都必然进入21世纪。那么在新的世纪里,等待它的是什么,只有将来的人们才知道。我们可以谈论的只能是水墨画将以什么样的面貌,携带什么进入新世纪。当今的水墨语言,一定不同于唐宋,不同于明清,也不同于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心目中的水墨画。时间改变和消失了水墨画中的一些东西,也增加了很多过去所没有的东西。那这些增加的东西,能不能被带入时间的远方?能不能被将来的人视为传统?我们需要在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品的呈现,去掉众多镜像和杂音后,观察它们多大程度地反映出内心的本质,也是回归自由的本质。
我想说的是,作为艺术的服务机构,作为雅昌艺术网,作为画廊,应该为艺术家的自由,为一个能在自由中书写,在书写中自由的艺术时代,做些什么?
我们是该成为不断束缚自由的体制的一部分,向艺术家索要,向艺术索要?我们是该义无反顾地投入艺术市场的洪流,为泡沫推波助澜?还是成为保护艺术家和艺术创作之间的一条隔离带,成为推动自由和创造自由的一部分?真正成为艺术繁荣的一部分?
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艺术行业去面对和回答。我一直认为,艺术行业缺少专业的艺术运营商。少的是服务者,多的是交易者。真正的艺术运营商,是一个艺术平台的服务者。那么服务者,该做什么?我认为,应该创造一个简约、透明而公平的平台;应该引导并树立一种人人可以放心加入的规则;应该推动艺术的品牌化。艺术的品牌化又需要什么?需要精神的提炼,有效的传播,公众的共识,以及诚信与品质。而这些,无不依赖于一个合格的艺术运营商和一个专业、具有规则的服务平台。有了这样的平台,才有了一条保卫自由的隔离带;才有市场和书桌之间的防火墙。
很高兴和贾廷峰共同达成的这样一个理念。我们在“自由的尺度”进行到第四年的时候进行一次全面的品牌升级。我和贾廷峰先生在雅昌艺术中心咖啡馆第一次碰面的时候对这个想法一拍即合。这个品牌升级,包括几层动作:1、利用雅昌艺术网专业平台为中心的全媒体矩阵进行传播升级;2、利用雅昌艺术网艺术品鉴证备案,对所有参展艺术品,由艺术家本人鉴定,并在雅昌艺术数据库中备案,确保这批作品在未来的传播和流通环节中的证据保证和真实性保证,保障未来收藏者的利益;3、我们首次推出“自由尺度”艺术品牌的整场洽藏的概念,也已经有几家富有影响力、从事艺术收藏的企业在和我们联系整体收藏。“自由的尺度”品牌化运营,聚合了雅昌艺术网、太和空间画廊的服务力量,也代表了我们的艺术品牌观:艺术家、艺术行业需要专业的服务机构帮助进行品牌的管理和服务,需要在公众传播和专业范畴间建立品牌的通道,需要把从业者从自我品牌塑造的焦虑和力不从心中解放出来。
在这个意义上,“自由的尺度”不仅仅是一场展览,不仅仅众多邀请展、海外展的一部分,它代表了一家艺术平台服务商和一家画廊联合开启的一场全新的实验,一个全新运营模式的实验。在艺术的语境和展览的语境内,我们希望,“自由的尺度”成为一个品牌,它是许多追求自由立场、谋求精神理想的艺术家的一个共同品牌,它是许多富有呼吸感和书写力量的新水墨作品的共同品牌,它是一个独立、确立当代水墨自身标准的展览品牌;在艺术的这个语境外,我们希望它成为一个具有信任感的品牌,一个有成长性的艺术品牌,一个对未来艺术消费和收藏有着前瞻性和预言性的品牌,一个可以为艺术家赢得自由的空间的品牌。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