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南京城外的一处树林里,现年58岁的房地产开发商陆军和他30岁的儿子陆寻即将公开他们备感骄傲和快乐的一个项目。该项目耗资1.64亿美元,包括11座国际知名建筑师设计的建筑。
在南京城外的一处树林里,现年58岁的房地产开发商陆军和他30岁的儿子陆寻即将公开他们备感骄傲和快乐的一个项目。该项目耗资1.64亿美元,包括11座国际知名建筑师设计的建筑。
这个雄心勃勃的开发项目的核心建筑是四方美术馆,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设计者是纽约建筑师史蒂文·霍尔(Steven Holl)。该馆将在周六开始的第一次展览中展出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和中国艺术团体“没顶公司”(Made In Companyon)的作品。
“当代艺术和建筑在南京这里不太被接受,” 陆军说,“我想改变这种狭隘的观念。”2002年,陆军第一次萌生了建一个博物馆的想法。
在中国,像陆氏父子这样富有的主顾正在支撑一场重要的文化繁荣,花费数十亿元人民币打造美轮美奂的建筑,展示精美的艺术品、古董和其他文化珍品。他们的慷慨和雄心与美国当年的那些实业家相映成趣。在20世纪初期,这些实业家热心艺术,比如弗利克家族和古根汉姆家族,前者于1935年在纽约建了第一家展馆,后者于1959年在纽约开设了博物馆。
如今,私人博物馆在西方仍旧一片繁荣景象,不断有新馆开张。按计划,埃利·布罗德(Eli Broad)斥资3.95亿美元在洛杉矶市中心建的博物馆将于明年开张,而法国亿万富豪弗朗索瓦·皮诺(FrancoPinault)在两家近年在威尼斯开张的展馆展示了他的大量藏品。
但中国的私人博物馆运动有其独特性。比如,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空间。此外,几乎没有来自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私人博物馆没有基金会或慈善组织的地位。他们不接受捐款,政府也不拨款,没有补贴也没有税收优惠。
但这并没有让中国富人却步,过去几年间,不少人都开设了私人博物馆。他们说,责任感驱使他们留下一些文化遗产。下个月,印尼农业巨头余德耀(Budi Tek)在上海飞机制造厂机库原址建设的余德耀美术馆将开馆。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