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南京城外的一处树林里,现年58岁的房地产开发商陆军和他30岁的儿子陆寻即将公开他们备感骄傲和快乐的一个项目。该项目耗资1.64亿美元,包括11座国际知名建筑师设计的建筑。
位于一个斜坡之上的四方美术馆是一座现代主义风格的半透明白色箱体建筑,在地面上方约九米处悬空而建,能够将整个项目尽收眼底。陆军一家计划每年举办两次展览,并且计划邀请当代艺术家创作特定场域作品。
陆寻预计这座美术馆的日均客流量在50人,门票价格为人民币30元。他还计划推出由导游带领参观这里所有建筑的游览项目,每人收费人民币128元。他预计这个游览项目每天将接待两个团,每个团15人。
项目中的别墅不会被出售,而是将用于短期租赁和举办企业活动。陆寻说,他正在与一家酒店管理公司就管理这里的物业进行磋商。
陆军一家希望整个项目每年能带来人民币2,000万元的收入,并且到运营第四年能够自负盈亏。
迄今为止,中国的私人美术馆发展喜忧参半。一些较小的私人美术馆已经因为财力不支而关门大吉,其他私人美术馆则是虎头蛇尾,展览已经寥寥无几。一些私人美术馆还流入了赝品。去年7月份河北冀州的冀宝斋博物馆倒闭,因为馆内收藏的大约4万件古董中大部分被权威人士认定为赝品。龙美术馆的刘益谦曾在2011年拿出齐白石的画作《松柏高立图》参与拍卖,当时以6,550万美元(合人民币3.99亿元)的创纪录价格拍出。但在有传言称这是一幅赝品后,买家从未前来索要这幅作品。龙美术馆一位发言人否认这幅作品是赝品。
新建的私人美术馆通常侧重于当代艺术,因此不存在赝品问题。余德耀基金会的一位发言人说,只要艺术家还活着,这就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四方美术馆的陆寻说,赝品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他经常与他所收藏的艺术品的创作者沟通。
包括南京四方美术馆在内的许多美术馆都是由房地产开发商创办的。艺术圈内的一些人士因此对这些艺术品所有者对艺术的投入程度产生质疑。他们认为,这些美术馆主要被开发商当做诱饵来从政府获得更有利的土地交易。在北京和香港拥有一家画廊的马芝安(Meg Maggio)说,经常有传言说这种项目最终会变成一个房地产项目,或者其中有一些交易。
马芝安说,对这些私人美术馆来说,一旦建成,自负盈亏就将是一个挑战。她说,他们都能蓬勃发展吗?他们能获得资金支持,保持一个稳定的管理团队,建立一个重要项目吗?其中一些美术馆运营情况良好,但多数表现不佳,在中国私人美术馆还处在一个相当初级的阶段。
在南京,陆寻说,他们家希望将酒店和会议中心的利润用于支付四方美术馆的预算。这个项目的下一期工程是一个豪宅开发项目,距离这座美术馆仅几步远。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