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6月19日,“行走在路上”徐强油画作品展将于张雄美术馆正式拉开序幕,展出徐强油画作品60余幅。届时,诚邀您与画家一起行走于自然之中,感悟社会环境中的人生百态。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行走在路上——徐强油画作品展》
开幕时间:2015年6月19日 下午3:00
展览时间:2015年6月19日-7月2日
展览地点:张雄书画院美术馆(厦门市思明区湖光路12号南湖公园南门西侧)
主办方: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承办方:厦门张雄书画院美术馆、张雄艺术文化有限公司、厦门江山雄韵投资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张雄艺术网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 雅昌艺术网 厦门日报 海峡导报 海西晨报 厦门晚报 人民网 新华网 央视网华人频道
《芭蕉拂晓》,徐强
黎明将近,又是崭新的一日。本来就肥厚的芭蕉叶,被雨露滋润了一夜,就更加厚重了。老一点的叶子已经压向地面,新生的叶儿正昂首挺立,急待着白昼阳光的照耀。此景主要以极重的蓝紫色为主基调,有些压抑但并不沉闷,色彩通透、丰富。茂密的芭蕉林地,画家寻觅到了水池边的这一处景色,将局部特意放大,令观者有一种触手可及的近距离感。在画面的左下角隐隐约约有一条通向密林深处的小径 ,神秘而充满诱惑。
《冬日荷塘-1》,徐强
荷的一生,开始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娇美,灿烂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美,终结于“留池萧萧叶微残”的凄美。残荷,看似生命的终结,实则为来春的勃发积蓄力量,这是生命的一个回环往复的过程。画面中的冬日荷塘,季节折卷了荷叶与荷茎,但清风秀骨,不堕污泥。在生命的尽头,残荷用火热的色彩燃烧出了另一个辉煌的生命旅程。
本次展示的作品中,乡间小道、草木丛林、荷塘美景......浓郁的乡村风情和画家行走于路上的所见所感将一览无余。徐强将绘画的眼光投向于自然,观其动也观其静,画面真实而又神秘。独特的秘林之境,触及人心,徐强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情感或许就藏于此。
《高粱红了》,徐强
两处景色,近景和远景。近景大胆的运用红绿对比色,热烈奔放;远景削弱笔触和色彩的对比,深沉静谧。深绿色的半山坡如大地母亲敞开的怀抱,拥护着山脚下的小村庄,最高最远处的山脉如母亲的乳房,哺育着山村里的一代代子民。高粱红了,映红了大片土地。画面中,高粱是很随意的插在泥土上的,并不安稳,说不清何时就要告别故土,变成百姓杯中的美酒。但顽强的红高粱还是昂首挺立,不低头不气馁,他要将这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得轰轰烈烈、灿烂夺目。
《亚热带的睡莲》,徐强
清澈的水面上,睡莲慵懒地躺着,十分惬意。随意勾勒出的蓝色柔美线条,好似鱼儿惊起的阵阵涟漪。四周源源不断的水流汇入到莲池里,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从北方的高粱到南方的芭蕉,北上的太行山小村到南方的鼓浪屿小镇,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徐强在描绘平凡之物时所透露的真实情感,也是在总结、反思和远眺未来的路,让更宽广的心在行走的路上有所适从,探寻拥有更多可能的未来。至此,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一同来找寻路上的风景,感受最真实的自我。
徐强,1972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1996年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研究生毕业于厦门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助理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作品欣赏 ( 祝方芳)
《夜草》,徐强
月色下,一簇不知名的野草在深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光彩夺目,意境深远。冬日的野草已然褪去了夏日浓绿的色彩,显得有些枯黄,但依然挺立着,草尖冲破画面,有一股卷土重来之势。
《秘林-1》,徐强
略显孱弱的枝条上,稀稀疏疏的挂着几颗青涩果实,和繁茂的枝叶形成了疏密对比关系。绿叶的缝隙处可以隐约看到守园人憩息的红屋子,在大片枝叶的掩映下,显得有些孤独落寞。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