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艺术品基金可别成了盲人摸象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7-27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柯鹏

摘要: ,相比起许多合法经营的投资产品,艺术品基金也实在太过于凶险了。对作为投资标的的艺术品(艺术家)盲目选择,作品估值虚高,严重透支盈利空间等,艺术品基金可别成了盲人摸象

原标题:盲人摸象的艺术品基金


几年前,笔者的一位好朋友在一栋写字楼中开办了一家影像制作工作室,工作关系我常去喝茶。每次经过朋友的工作室门口,总看到旁边的另一家公司经常城头变幻大王旗,更换公司名字,不变的是里面总有几十位老年人坐着听一位西装笔挺的帅哥讲课,还不时齐喊口号,甚至起身跳跳团体舞。我问朋友隔壁公司做啥生意,朋友幽幽地说:都是一些骗阿婆阿公棺材本的公司,隔几个星期就变换玩法,弄一些理疗、传销、基金、保险之类的手段骗钱,被人投诉就跑路了。听到朋友的解答,笔者脑子里不知为何跳出了“艺术品基金”这几个字。

 

从2011年开始,极度火爆的艺术品销售和拍卖市场吸引了不少资本投资界人士的目光,国内的艺术家推介机制也趋向成熟,于是两者一拍即合,急切地尝试将艺术品(艺术家)推向资本市场。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法就是将艺术品(艺术家)份额化地销售给特定数量的投资者,并向投资者描述高额而稳定的投资回报,并且封闭期一般只有2~3年,之后就可在市场中交易,获取上涨的盈利了。三年时间转眼就到了,前两天的报纸报道出来,有部分投资者的资产竟然缩水九成,只剩十分之一的价值了,而且还很难兑现,真让人欲哭无泪。“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可能是比较中性的安慰语,相比起许多合法经营的投资产品,艺术品基金也实在太过于凶险了。在发行的一开始,许多的迹象已经预示了今天的结局:对作为投资标的的艺术品(艺术家)盲目选择,无学术和市场判断力;作品估值虚高,严重透支盈利空间;变现渠道单一,无人接盘全军覆没。

 

这种情形就像盲人摸象,各自存在不切实际的想像,如果美盲不扫,下次再拉来一头大象,大家还会兴高采烈地乱摸一通,甚至还会摸到一些狮子老虎呢。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